1748, 27/02/2011 @ GMT+5, Komron姐姐的房間
為了試圖在這沒有夜生活的城市找樂子、以及有鑒於無法期待的「工作時程」,明異常積極地鼓吹大家自己來一場國際晚餐。那是規劃將近有1週的事了,且差點因為沒有場地而化為泡影。所幸我們國際化的主席大人Komron非常慷慨,在排除了個人行程不方便的時間以後,答應在這週一-也就是我離開的這週-讓我們使用他家。
明的重點是:無論今天大家菜做的怎樣,起碼我們一整天在一起-不在電腦教室虛度大好白天時光,也不只是悶在家裡當觀賞用植物-我們參與、我們努力、我們或許幹蠢事、但我們可以創造樂趣。於是我們的一天在早上九點、於綠色巴扎爾就正式揭開序幕了-國際時間早上九點、不是塔吉克時間-相當難能可貴。雖然我們要準備的其實是晚餐,而不是午餐。但聽過了每個人的菜單、經過一下午的折騰,我才明白,約這個時間真是有先見之明:
來自奧地利的菲利浦要準備的是:匈牙利紅湯(Gulash)、紐節麵包與凱薩麵煎餅。第一項雖然聽起來很不「奧地利」,但事實上是富有奧地利特色的匈牙利菜變體;重點在於湯汁,有別於正宗版本的湯水狀,這個版本是要像醬汁一樣濃稠。凱撒麵煎餅可以說是荷蘭風鬆餅的變體,同樣是用煎鍋煎出圓餅型,但荷式鬆餅較薄且保留原型,凱薩麵煎餅則強調麵糊的厚度及鬆軟的口感、且出鍋之前會將圓餅切分成可以用手抓食的一小片一小片-看起來與我們想像中的鬆餅完全扯不上邊-但大致上口感類似,只是因為起鍋前的翻炒而更使鬆餅本身不只綿軟、還略帶鬆脆。看著菲利浦頻頻拿起的手抄食譜研讀、對照,實在非常有科學家的風範!每一步都認真嚴謹、除了因為沒有秤及缺少某些原料,他可是一點都不馬虎,這也是奧德地區的國民特色之一嗎?沒想到在事後問過,才發現,這也是他實務上第一次做菜啊!他不會因為沒做過就說不會;在他認知,只要有配方、只要有程序說明,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東西-就像做實驗一樣吧。而當我們嚐到他的菜時,方明白,做菜這檔事,試就對啦!
來自斯洛伐克的維若妮卡做的是:獵人濃湯與馬鈴薯煎餅。第一道實在是非常具有個人背景/國家風俗的菜色-關鍵在於她從家鄉帶來的煙燻鹿肉香腸!雖然不知道她怎麼通過海關安檢的,但能夠吃到鹿肉,真是我們這群人的福氣,也算是此行最特別的收穫之一了吧。這道湯,一如所有東歐/北亞的湯品特色,準備時間很長-這是為了讓所有食材都燉得味道都交融在一起;約莫3~4小時吧。主要原料是高麗菜-早上在巴扎爾千挑萬選,沒有一家有「樸素的」的高麗菜。好不容易最後終於在一家小攤看到「應該是」沒醃過的-沒想到入湯以後卻莫名的鹹、還有一股蛤蠣/重乳酪的味道;當在座的塔國人(Guli、Jania、Manija)試過味道都笑了。所幸經過努力,後來的成品表現還是相當令人激賞。整道湯的鮮味來自於切得很大器的鹿肉香腸,但因為有牛奶的調味而不顯得味道過重;適量辣椒粉則增添了整道菜的個性、使得口富有層次。雖然她在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做的應該毀了-敗在那個「假原味」的高麗菜,但端上桌後,大家都相當捧場、且踴躍外帶。即便味道與她期待的有落差,但不把它當作定義上的那道菜品嘗,還是相當有樂趣的,不是嗎?就像菲利浦自製的紐節麵包一樣。
來自中國的莫莫,在今天也算是大膽嘗試-畢竟過去,只有做給自己吃;無論做得如何自己都吃得下。因此她今天一再表明:「你們要我做菜我是可以做,但未道怎麼樣我可不保證喔。」輪到她掌廚時,足見她的戰戰兢兢與缺乏自信-雖然只是炒青菜跟麻婆豆腐;食材的處理遠較他人的簡單許多,但調味可就是重點了。令人欣慰的是,當菜上桌以後,由大家的捧場率看來還是頗受好評呢-青菜鮮甜而爽脆,雖然甜到好像有放糖,但我們姑且可以歸因於這是塔吉克產青菜的特色吧。麻婆豆腐乍聞之下感覺有點不符期待,但吃起來還是一樣好吃、一樣下飯-希望今天這樣的機會可以增強她做菜的信心-看看菲利浦就知道了!
來自台灣的Maggie,說她是我們台灣的驕傲真是當之無愧。她特別準備了配飯的肉燥與炒雞丁-除了因為穆斯林的關係,所以把食譜上的豬肉改成牛肉-整體表現都相當具有台灣味-真有回家的感覺了。尤其是在輪到她下廚的時候,整間廚房都是濃濃的香味-那約莫是爆香的薑、蔥、蒜與辣椒吧!?光是聞起來就相當開胃,成品的滿意度更是不在話下。看到席間大家盤子裡裝的是白飯、配的是肉燥,我真為台灣的飲食文化感到榮幸!
明天就要去杜拜的Jania-塔國/韓國代表-則帶來了三道多的自製韓式生菜:醃蘿蔔絲、醃茄子與最經典的韓式醃白菜。雖然都是在巴扎爾可以買得到的口味,但傳承自家裡老祖母的配方,味道就是不一樣。特別是茄子,口感非常奧妙-一吃並不會感覺是茄子,而會讓人聯想到某種脆脆的瓜類:有點像我們台灣配稀飯用的醬瓜,但沒有那麼甜、鹹味多了些。
甜點的部分也相當國際化:來自澳洲的明準備了無麵粉的巧克力蛋糕-就像我在台灣曾經做過的;蛋糕體的成功與否取決在蛋白打發程度-當蛋糕烤出來、脫烤模就可以見真章-因此我總是戰戰兢兢。且總因為黏膜;無法成功翻下一整片而感到沮喪不已-所幸今天完全沒有這樣的困擾,我們是直接就著烤盤吃。明說居家生活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烤餅乾-的確,烘烤過程的香氣不但令所有鄰居羨慕;吃著親手做出來、熱騰騰的成品的感覺也相當美好,讓人想附庸風雅地說上這句台詞:「C’est la vie~」今天烤蛋糕過程亦然。雖然家用烤箱無法調溫;讓明每隔十分鐘就要看一次蛋糕的狀況,但在經過約莫40~50分鐘後出來的成品還是相當令人滿意。蛋糕出爐時,有五分之一已被我們用叉子插得坑坑疤疤的-這是因為我們勤快試蛋糕熟度的表現。而當蛋糕真正上桌時,看到像是被地雷炸開的表面,就知道中間有多少人按耐不住、先「試味道」去了!沒有麵粉的蛋糕體綿軟細緻,稍加冷藏後,吃起來像是甘那許-對於吃慣海綿蛋糕體的塔國朋友來說,這樣的口感相當新鮮而討喜;看看主席大人、Jania與Manija就明白了。對我而言則再熟悉不過;沒想到來到這個地方,還可以吃到記憶中的味道啊-這是不是回家的序曲呢?
我雖然不會做菜,但插花插得很勤快;無論是幫Maggie切肉燥要用的肉,還是接手菲利浦的匈牙利紅湯與凱撒麵煎餅,我都二話不說地自願幫忙-即便這是我第一次與生肉有這樣的親密接觸、還有第一次這樣操縱油鍋。我非常感激菲利浦願意讓我練習-雖然後來才發現,其實是因為他也不習慣進廚房煮飯-但無論如何,他相信我-這件事讓我感到很開心。除此之外,這天還是我這輩子以來第一次洗這麼多碗的一天-洗到我覺得自己的手應該會一夕之間老化。可能是因為今天這群廚房的使用者平常都不太下廚,因此還沒掌握經濟使用空間的方法;凡乘過原料、倒過湯湯水水、或只是暫時放置所需要的物件-使用過一次就丟往水槽-不敢期待有誰願意善後,於是我默默地洗了起來。不料這一洗,根本就是墮入輪迴軌道,根本就沒有可以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啊!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我一直洗啊洗的,就連飯都沒辦法安心地吃。但我必須說,今天多虧有我-不然酒足飯飽後大家懶的懶、走的走,誰來收拾呢?總不是工作一天後回家的媽媽或是提供場地的主人吧?所以我自認今天還是為成就一個Happy Ending有所貢獻的。
雖然過度洗碗令人生厭,但今天應該是我待在塔國六週以來最精彩的時刻之一吧-因為大家都在一起為一件事努力。真正的晚餐派對不是在菜上桌後才開始;早在巴扎爾買菜的時候就已經展開了,而做菜過程更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還要感謝明的音樂-願他的筆記型電腦安息;ipad、ebook、iphon能夠健康長壽-無論是美好的80年代、叛逆的90年代,還是國語K歌、世紀金曲… …都為我們的菜加了不少味。所謂沒有音樂就沒有派對;好音樂的確是成就好派對的必要條件-很高興今天除了味覺記憶,還有「原聲帶」幫助我們記住此時此刻的美好;特別是“I’ll survive”,不只在前往Takob路上有振奮人心之用,在今天也相當成功地激勵士氣。上次我與Liga唱;這次則與薇若妮卡及明隨著節拍擺動-經典的歌,經典的時刻-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我相信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