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在舞蹈與派對的原鄉-邦哥拉與流行音樂




在賈朗達爾實習的日子裡,幾乎每週末都有派對名目;而不管是什麼性質的派對,只要有當地人在就一定會有那麼幾首印度語/旁遮普語金曲-通常印度語歌曲是最紅的電影主題曲;而旁遮普語的則多為帶有強烈邦哥拉特色的舞曲。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有些歌曲你並不是特別喜歡,但是因為走到哪裡都聽會聽見,所以那旋律就會在腦子裡生根,然後有一天,你發現你無意識哼唱的曲子,就是那首根本沒有好感的歌啊!比方說我小學時是F4流星雨、國中時就是分手快樂、大學開始則進入了被女神卡卡殖民的時代-直到來到這方異邦-我方見識到所謂真正的全民金曲是什麼樣子:已屆退休之齡的歐吉桑對這首曲子能琅琅上口,剛剛學會印度字母的小學生也能按照原版邊跳邊唱給你看-那首歌就是:Sheila Ki Jawaani(意思是:年輕火辣讓人凍未條的Sheila小妞)。出自印度2010年年度夯片【Tees Maar Khan】,甫一推出,這首歌、連同MV女主角Katrina Kaif頓時成為聞名全印度、響遍大街小巷的當紅炸子雞。雖然我到的時候,已是2011年過一半了,但這影響力依舊無處不在、深入人心。我在圖書館實習的第一週內,就有三年級的小女孩們自告奮勇要表演這首歌給我看。看著眼前年紀小小,可能都還不知道「性感」為何物的孩子就姿態妖嬈地對我唱道:
“My name is Sheila, Sheila Ki Jawaani, I’m too sexy for you, Main tere haath na aani“
我真是又驚訝又讚賞-驚訝的是怎麼會讓這麼小的孩子唱這種歌詞嘛!?讚賞的是,印度人的音感/舞感真是與生俱來的好啊!然後接下來的日子裡這首歌處處埋伏、無處不在-到最後連我都會唱副歌了-當我在印度家庭面前唱起來時,大家都叫好-想像一下老外用不甚標準、但隱約可辯的中文唱著蔡依林的舞孃那種效果就對了。
在我的經驗裡,音樂是個奇妙的東西-特別是在兩個互不相識的異文化交會之時-總是能夠很快地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或許我們英文不太流暢,但能對英國人唱起了綠洲;不會說藏文,但能對西藏人哼上幾句Kunga(根呷)的歌;或是對阿拉伯人唱起了Aicha、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給俄羅斯人聽… …立刻能讓對方覺得親切許多-因為我們都知道那不是隨處可得的旅遊手冊會教的內容;對方會認為你對他們的文化有興趣、有認識,因此對你的心胸相對開放一些。而在這裡,電影歌曲就是最好的交朋友媒介。特別是在這方印度極北、舞蹈的海洋,一場唱唱跳跳的派對下來,你就交了許多新朋友了。不用擔心緊張、放不開,印度人非常友善;別擔心舞步愚蠢、印度人的動作更超乎你想像。就「撩落去」吧!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紓放身心之效。
至於最具旁遮普特色的邦哥拉(Bhangra),這會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邦哥拉(Bhangra)是一種起源於南亞、特別是巴基斯坦和旁遮普(錫克教群體主要分布地帶)的一種民間舞蹈。一開始這是在農村收成之際、慶祝豐收的一種群舞。這種舞蹈歡快奔放而特重節奏;鼓擊是其靈魂之所在。在與西方潮流接軌之前,邦哥拉就已經是旁遮普邦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文化資產。隨著廣布世界各地的印度移民而開始具有流行樂色彩則是在二十世紀八零年代之後。
我在學校服務時,就有邦哥拉舞蹈代表隊-無分性別和年級-而指導老師則身兼指揮,用鼓(Dhol)主導節奏。這種鼓的特殊之處在於鼓棒;一對竹製或木製的鼓棒兩支外型各不相同。一枝比較粗、末端像勾子一樣彎起來;使用的時候則是用彎起來的端點擊打鼓面、負責的是較重低音的部分,叫作dagga。另一枝細長垂直而富彈性,負責的是較高音的部分,叫做tihli。這種鼓最據說是錫克教徒打仗的時候激勵軍心之用。現在不只用於旁遮普婚禮等地方慶典;也在蘇菲教派中扮演關鍵角色。

有時候我會在第一節課開始之前到空地上看邦哥拉代表隊學生們晨練。這種舞蹈的動作豪邁奔放-在我看起來似乎比較適合男生-我想是我太習慣女生優雅/妖媚地跳舞了;如芭蕾或肚皮舞。這種腳開開、肩膀前後抖動;時不時大聲吆喝-實在有點不太美麗呢~呵呵。不過從整體效果來看,邦哥拉的確是一種振奮人心·、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形式-後來我也學了幾個經典動作;在參加地方友人的派對時,隨著邦哥音樂播放時,秀上個一兩下。套句時下年輕人說的,很有 “fu”啊!

「哪嗎司爹~」-印度打招呼二三事



跟我們一樣有悠久文明的印度,在分明的種姓制度之外,也有繁複的交往儀節要注意。只是不像我們,經過一世紀的西化洪流,已經鮮少有人還拱手作揖-在印度,各種招呼的禮儀依然被大多數人們遵循著-從跟不同對象的不同招呼方式,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與輩分;比起當代兩岸三地,印度似乎更能稱為禮儀之邦!?我納悶著。現在就來跟大家聊聊在印度打招呼的二三事。
無論你來過印度與否,想必都能對 “Namaste” 耳熟能詳吧-這就是在這片廣袤土地上通用程度最廣的招呼語-拜大眾傳媒所賜-即便每個邦都有自己的方言,至少這句話還是能被理解的。類似的說法還有Namaskar;都是印度語(Hindi)的:日安、你好的意思。
至於我所在的旁遮普邦;也就是錫克教徒的大本營,則又有旁遮普語(Punjabi)的版本-Sat Sri Akaal-直接翻譯起來就是:「神是至高的真理」,這倒是和遠親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的 “Ya Ali Madat"(願崇高的真主助你)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以上兩種版本就像歪果仁在台灣跟你說「你好」或「哩厚」一樣,讓人感覺比較拘謹、比教生疏。在一般的場合,其實英語的 “Hello” “How are you doing?”或是國際年輕人都「瞭」的 “What’s up?” 其實就ok了。

除了口語表達,很多傳統的招呼也必須要配合肢體語言表示。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雙手合十-手勢的高度取決於你對對方的尊敬度;一般而言對長輩或貴客,手的位置大概與前額其平。如果是一般平輩或晚輩,則在胸口附近即可。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美的表達方式;作揖感覺有點官腔、大鞠躬感覺太過疏離、臉頰啵三下又有點親暱得讓人害羞-合掌讓人想到某些宗教祈禱/祝福的動作;讓人感到祥和及溫馨。微微頷首並揚起嘴角,更傳達了恰到好處的親切感。也因此我開始身體力行這樣的方式-
第一次見面時雙手合十,「請多多指教!」;
道謝時雙手合十,「謝謝招待!」;
道別時雙手合十,「祝福你,我們下次再見!」
誰說只能很西化地揮手說嗨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顯在地文化的招呼法,那就是摸足禮-這是沿襲自過去階級更加分明的時代,下對上表示敬意-奴隸對主人、平民對貴族、信徒對聖人、學生對老師-我在旁遮普一所小學擔任圖書館館員的時候,有天我在走廊上,竟然有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迎面而來、彎腰伸出右手輕觸我的膝蓋,然後把手再放回胸前(大概在心臟附近的位置)-讓我驚訝了一下!雖然我事前不清楚摸足禮的確切意義,但僅從位置的落差(我身上較低下的位置和他身上較高的位置),也讓人意會了些什麼-『我似乎沒資格受到這樣的敬意吧!?說老也不構倚老賣老;說尊貴嘛~也不過就是個膚色稍為明亮一些的歪果仁吧。』這是比較寬鬆的一種變體,最標準、最嚴謹的呢,就是真的得屈下身來摸對方的腳、然後再把那隻手收回來;接觸自己的前額-代表的是自己用額頭與對方的腳接觸。當然也顯示出身分尊卑-『我這麼低賤,怎能跟對方平起平坐呢?』
有次在保護節(Rakhi Bandhan-後面會詳細介紹),我受到同事邀請,與她一起回到民風純樸而保守的鄉下婆家(位在印度及北的Jammu),當她一看到婆婆-雖然她們婆媳倆感情好到像是親生母女-但她還是對婆婆行摸足禮。當我正要有樣學樣時,被她制止了-她笑著說,『只有婆媳要這樣啦!外人就不用了-而且你是我們高貴的客人耶!』反而婆婆張開雙臂,要與我擁抱-

說到這個身體親密接觸的這個招呼法,擁抱,馬上讓我聯想到拉丁民族的熱情傳統-雖然文化脈絡不盡相同,但都顯示出民族本性的親切、熱情、人際關係之緊密。在印度這邊,相較於雙手合十,其實擁抱在親友之間更為普遍-不分輩分-這是一種更為純粹表達愛與關心的方式。而握手則多見於比較正式的場合或初次見面,這似乎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通常是不會出錯、造成尷尬的招呼方法。

在這邊也許要感謝歐美主流文化,讓世界各個角落的公民能夠找到一種普世的溝通方式-(美式)英語、好萊塢電影和英語流行歌曲-這讓來自不同母文化的我們可以很快找到共通的溝通方式、話題、興趣,進而締結友誼。然而這似乎也幽微地形塑我們的價值觀;彷彿戴上一副有色的眼鏡看人;對於不知道酷玩樂團、對蘋果系列科技產品不熟、不懂得喝咖啡雅緻的人-好像就失去了成為朋友的資格。有了英文,我們往往就失去從新朋友身上學習其他語言的動力;有了共同喜歡的西洋流行歌手,就沒有了欣賞異國音樂的耐心。就像我在台灣認識的以色列朋友,大家因為他們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流利如英美人士的英語能力而容易與他們成為朋友,然而對於孕育他們的文化-猶如史詩般耐人尋味的歷史進程和複雜而美妙的種族基因庫卻一無所知。這不是太可惜了嗎?
有歷史學家曾說過,每個獨立個體身上都是一部微觀的時代史/地方史-之所以要到泰姬瑪哈陵,不是為了拍下它有多美麗-明信片世界各地都有賣;多的是出自攝影大師之手的作品-而是試著從印度人的眼中感受它存在的意義;並從歷史的厚度中瞭解它做為人類文明象徵的特殊性-因此我千里迢迢來到這裡,認識你:
Namaste!(合十)

搖頭表同意、遲到為常態


不是每個印度人都不可靠,這是大環境使然,於是我們學會了等待和換算:等待無止盡的明天,把國際時間換算成印度時間(比如:印度人的一小時相當於我們的三~六小時之內);然後把 “it’s ok” 當口頭禪。

以上的心得乃是來自三週以後在印度的親身體驗。就算每個遊客眼裡的印度可能因地區而有些許不同,然而提及時間,相信大家的看法都很一致吧!?物理時鐘只是參考;生理時鐘才是作息指標-也因此在這樣一年到頭大多時候為炎熱的國度,當地人依據不同季節、不同程度的熱而有慢半拍到兩三拍不等的作風。

登陸的第一天,我就等了接駁巴士(那是我在抵印之前在網路上訂的車票)近4小時。雖然早就對印度人聞名國際的時間觀略有耳聞,但當下我實在不敢相信,我第一天就有幸遭遇到!但其實仔細看看車票,上面也沒說是什麼時候發車;它只要乘客填班機到達德里機場的時間,然後我們所有的乘客,就由車掌先生聚集在一塊;等到該班次他所有的乘客都到達為止-所以四小時過後還是下午2點,對我這種初來乍到的女性而言,應該還算幸運吧!?
當巴士終於到達賈朗達爾終點站已過了午夜12點。從台北到德里直飛要六個小時,沒想到從德里到賈朗達爾竟然花了將近一倍以上的時間。從巴士好不容易終於啟程的雀躍,到看著傍晚7點日落與彩霞時的絕望-途中我不住自問:『這是要開往巴基斯坦了吧?賈朗達爾究竟會是怎樣偏遠的蠻荒之地?而我,當初究竟是怎麼樣的鬼迷心竅,竟然會選中這個地方呢?到底還有什麼人會去到那邊啊!』?每一次經過一個貌似繁榮的小鎮,我就告訴自己:要到了要到了!沒想到我們只是一再經過… …過了晚上九點半,我真的開始慌了-有人說,印度是背包客的天堂,不僅在其絕倫的自然與獨特的風土民情,還在其-原始、直接-換句話說就是粗魯與凶險-因此別富挑戰性-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

不久之後才開始接到賈朗達爾負責人的電話-透過車掌-自詡英語會話能力不算太差的我,到了印度真的一度自覺無用武之地;因為他們的腔調-簡直就像是要中文能力尚可的老外聽台語一樣富挑戰性啊!頓時覺得自己很無助… …所幸有一對跟我同樣要到賈朗達爾的巴基斯坦父子,不但人熱心,最重要的是:他們說我聽得懂的英語!於是他們義不容辭地當起了我在這個巴士上的監護人:不但讓我坐他們旁邊,還幫我與工作單位連絡人講電話(也是因為我有聽沒有懂,所以乾脆電話給他們說);甚至到了巴士終點站,看不到我的連絡人來接我,他們倆還一邊陪我等,一邊與巴士站人員談怎麼處置我(呃,我是說,善意的)-即便他們的親戚都已經到了、在等他們。我感激涕零的程度已經超乎言表,只能不斷地微笑說謝謝-直到確認我的連絡人已經在路上,他們才放心離去。離別時甚至不留下任何的連絡方式-即便我堅持要;說有機會要親自登門說謝。這樣熱心助人的義舉,對第一次來到這邊的我意義之重大遠超過他們的想像,然他們卻完全不顯出施恩者的高姿態與「你欠我人情」的樣子;彷彿這是在做他們分內應該做的事一般,真心誠意、有始有終。至於我真正的地方連絡人呢,則是在巴士到達超過半小時之後,才有說有笑、姍姍到來-似乎01:40是午後兩點一樣的優哉愜意。

漫長的旅途終於在賈朗達爾裡的偏僻小鎮-Sofi Pind-一民宅裡結束。躺在一張King size的床上、夾在一個埃及男生與巴西男生之間,我久久睡不著-一則是因為,這也是第一次跟不認識的人睡同床(我連學生宿舍都還沒住過就要跟陌生人睡;更何況還是兩個成年男人!!!),二則反覆思考著今天的發生的事-難怪有人用「不可思議」概括印度體驗-光是今天就見識到了不可思議的優哉(散漫!?)與不可思議的古道熱腸-接下來的日子,又會是如何的挑戰呢?我不住揣想著。
我的專案經理人還有第一天的...床伴們XD

隨即進入了為期兩週的「幼兒學語期」-在這期間的主要三個學習活動進程,始字:適應印度人的表達方式、瞭解並產生回應、複製並反饋-說得更白話一點,就是搞懂印度英語(Hindlish)和弄清楚他們的肢體語言;重點在「搖頭」這個部分。顯然的,對來自歐美與東亞文化的外來者如我們,點頭表同意、搖頭表否定是再清楚不過的國際通用肢體語言。然而到這邊來,我們卻被太過經常發生的「搖頭」困惑!事先有做過功課、讀過旅遊書的人想必已經知道印度人獨特的表達方式:搖頭,但只憑文字敘述,卻很難具體釐清搖頭的情境脈絡。

一開始被介紹到工作場所時,我的介紹人帶著我,與未來的上司面談-我就看著他們倆個一個雙手並用、配合著滔滔不絕的言論,在空中揮舞著;另一個則是專注地盯著發言者、時不時搖晃他的頭顱-我真是越看越傻!『難道還沒跟我面試,工作機會就已經要吹了嗎!?』我兀自擔心著。另一方面又煩惱著,萬一面試開始,我連問題都還聽不懂就出局,這樣不是太冤枉了嗎!?他們倆講到一半,我的面試人(副校長女士),忽然中斷;似乎說了些什麼-我的經理人突然對我說(因為一週的密集相處,所以我最先開始弄懂他說的英文):『女士說,為了公平,所以我們現在開始換說英語-如果你有任何意見,也可以發表。』-頓時我的壓力大了起來!-受過本地良好教育的印度人說的英文簡直就是高難度啊:有著可媲美英美人士的流利和字彙量,再加上獨特的在地化腔調-我開始覺得,在台灣測過的語言檢定實在是太高估我了… …我挪正身子、表現出一附積極加入對話的樣子;事實上,我只聽懂30%~40%,時不時注意力被他們生動的肢體語言轉移。

直到第五週之後,我方能開始靈活運用「搖頭」;現在可以在這邊稍微與各位分享一些大原則:
首先要澄清的是:國際通用的點頭/搖頭及其意涵,在印度也是適用的。
然而,在點頭之外,他們又用一種微妙的搖頭方式表達肯定:
話說從頭。一般而言我們在表達否定的搖頭時,就像會左右轉頭的電風扇一樣移動;基本上下巴都在同一平面上-這是顯然的否定,印度人也這樣做。與之有最大區別的肯定式搖頭,關鍵就在下巴了-這時把你的臉想像成老爺鐘,下巴就是鐘擺-所以你的下巴會往左擺過去、朝右擺回來,依此類推。對於外來者一開始不容易觀察到這樣的局部細節,因此總是以為印度是個不友善的國家;老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在發現了這細微的區別之後,老實說,我覺得自己才開始真正開啟與在地人直接的溝通與交流。
大環境的耳濡目染讓我也自然而然地開始會「像個印度人一樣」地搖頭,比方說當地友人徵詢我們的意見時-『來杯茶好嗎?』我和我最好的夥伴(俄羅斯女孩Diana),就會悠然自得地往左/往右歪一下頭,順便說聲「Tickee!」(印度語,意為:好的、沒問題。)或是,『週末要一起去玩嗎?』對於小旅行歡欣期待的我們則會像搖頭娃娃一樣快速地左右晃動頭(臉都是朝正面喔!),迭聲應『Achaa~!』(印地語,意思是:好、非常好、很棒!)而相較於其他只是友善的外國人,當地人則對我們更加熱情了-從善如流如我,最後甚至被當成了是尼泊爾/西藏裔公民-不過因此喪失了印度人對外國人的注意力(如果是金髮白妞,就會被當安潔麗娜裘莉一樣讓男人看得眼珠子快掉出來;華人的話比較沒那麼夯,大概相當於我們在街頭遇見綜藝節目通告藝人那般規格),讓我有點落寞呢~


印度人的爽神秘方:冥想、瑜珈、與電影歌舞(3)


電影與冥想、瑜珈似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但在我眼中,都是構築印度人內在宇宙的要素。儘管表現形式迥異,然而都有幫助印度人面對生活的效果:冥想與瑜珈讓人關注內在世界、讓身心取得協調與平衡;電影是一劑嗎啡,以繽紛的色彩、熱鬧的音樂和童話一般的情節攫住人心;讓人可以短暫地忘記現實的痛苦與紛擾,在夢一般短暫而美好的世界放鬆、滿足、並且重獲對生活的希望。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人都對印度電影嗤之以鼻;嫌她的浮誇、老套和虛假-聰明好思辨如印度人怎麼會不知道電影裡的東西是虛幻的呢?那為什麼明知如此,大家還是這麼愛看呢?一則因為價錢-做為一種娛樂,看電影是廣大中下階層人民都能夠負擔得起的消費方式。再者因為表現生動、內容簡單,即使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也能理解;比起閱讀,是門檻更低的消遣活動。因此自從發展了本土電影工業以來,電影可是大大風靡了百姓-從首都到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從政商名流到清潔工,從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到基督教-電影似乎是共通的語言。而在這塊旋律與色彩一樣豐富的國家,音樂也成為重要的行銷手法,因此發展出了印度特別的電影/流行音樂文化,意即:每一部電影都會推出至少5-6首讓人能琅琅上口的主題曲,如此不但能幫助行銷電影,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去買電影原聲帶、然後極有可能不久之後就會去找電影來看了。
[帝國玫瑰]宣傳照

一直很欣賞之前一位教全球音樂文化的老師所說的話:『大多數印度人的生活很辛苦,這不用電影來教,他們早就知道-電影提供的是一個宣洩的出口。』也因此有別於電影在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教化大眾之用,這邊的電影製作首重娛樂性;得要符合大眾的口味才會賣座-也因此儘管故事是多麼的公式化,印度人依舊津津樂道。更有甚者,在電影裡被崇拜的明星,因為經常扮演的角色賦予觀眾對他的正面印象,還能跨界經營其事業版圖、成為奠定進軍政壇的基礎呢,比如影帝Amitabh Bachan

在這次來印度之前,我從沒看過印度電影-由於根深柢固的成見-來到這邊以後,一天閒來無事的週間下午,一位錫克教朋友邀我一起去看部電影;一部他已經看了兩次的電影!-這我就好奇了,到底是怎樣好看的電影會讓他願意掏錢進戲院三遍呢?(事實上,他在我之後又約了其他人去看,所以肯定是三遍以上了!)那正是2011年夏最賣座的寶萊塢電影【Zindagi Na Milegi Dobara】-故事主線用最簡單的言詞描述就是:失志的優秀單身漢(當然是最帥的第一男主角)與神秘女人在異地邂逅,然後克服萬難,終於在一起。另還有兩個支線:一個是即將步入婚姻的男子面對感情的遲疑(當然結尾是欣然踏入婚姻),最後是家庭關係有待釐清的男人(第三男主角,也是擔任丑角的那一個)。這三個男人因為大學時代的一個約定-婚前的單身派對(旅行)-重新聚首;一起在富有異國風情的西班牙展開一場心靈追尋之旅。結局當然是賺人熱淚的皆大歡喜。

這樣被我說起來很無聊對不對?但是說真格的,身在劇院,就是會被劇情牽引、被渲染、被感動!就像羅曼史總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愛情主題的作品亦有亙古不變的地位與影響力;換句話來說,就是票房保證。特別是近幾年來,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寶萊塢在保有印度電影的精華元素之餘,也走向精緻化的路線-對歐美文化耳濡目染的台灣人如我,似乎嗅到了那熟悉的崇洋氣息!?一法國精品名牌包、德國名車、第一男主角在英國工作、旅途在西班牙展開-一方面反映出新興一代印度中產階級的價值觀、一方面又能藉這種置入性行銷打入國際市場-實在是相當國際化啊。就連印度電影慣常出現的歌舞橋段,在本電影當中也相當不突兀地出現;還有穿插西班牙文歌詞呢!讓人耳目一新-無怪乎印度人讚譽有加。雖然已經有女生採取主動、騎野狼重機去追男人;然後帥氣地給他一吻-看起來很挑動觀眾的感官,然而社會認定的價值依舊未被動搖-看完不會/也不需要思考,但是從戲院出來大家都開開心心-也許這就夠了。

之後又陸續看了幾部各國朋友都推薦的印度片-嚴格說起來,這幾部片子都不算是傳統經典;但正因為它們觸及了印度社會敏感的議題;各以其不同的方式撼動觀者-同樣讓人又哭又笑-因此深入人心、風行世界各地,方興未艾:分別是2009年的【3 Idiots】(三個傻瓜)和2010年的【My Name is Khan】(我的名字是可汗)。

第一部暗示了印度的社會階級(根植於種姓);並透過「離經叛道」的主角,大大地譏諷了印度的主流價值一番:誠如我們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印度現代(中上層)社會則有類似的:望男成工程師、望女成醫師的迷思。千千萬萬的印度學子前仆後繼走上長輩期許之路,而終其一生活得不快樂,許多年輕的靈魂在壓力過大而沒有情緒出口之餘,選擇自殺一途-聽起來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吧?-但其仍能夠「不讓人反感」地處理該議題關鍵就在於:金牌演員的人氣加持、讓人產生共感而能掬一把同情之淚的插曲、使人拍案叫絕的經典台詞-即使觀者如你我都能預料到一定是Happy Ending,卻還是深深為之著迷不已。也因此,這部片甫一推出,不但在印度本土大賣,還延燒到了週邊東亞國家-這部片也是第一部在香港電影院播出的印度電影-足見其影響力。

第二部片是展現了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由美國帶領的反恐風潮衍生出的過當反應-對世界各地泛伊斯蘭教信徒所造成的影響。而在印度這個多元種族/宗教匯集的大陸,為數眾多的穆斯林以及和穆斯林外型頗相似的錫克教徒等也受到了波及、偏見、歧視、霸凌,甚至造成不少無辜的人喪生。本片故事背景在所謂種族大拼盤的美國,主人翁是一位有著典型穆斯林姓氏(Khan)的亞斯柏格症患者,雖然天資聰穎,然語言/感情的表達卻有障礙。因為某個意外,使他踏上尋找美國總統之旅-為的就是要跟總統說:「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讓美國總統告訴世人這件事,並還給他摯愛的親人一個正義。在寶萊塢天王沙魯汗(Shahrukh Khan)精湛而完全不誇張的演技詮釋下,人們深深地被他的執著與善良所打動-穆斯林不是壞人、基督徒不是敵人;做好事的人就是好人,做壞事的人才是壞人-無關乎種族與宗教,而是普世的人道關懷與價值。在這樣國際化的背景脈絡下,並無大家對印度片一定有歌舞橋段的認知;可能也是因此,這部-相較其他寶萊塢大作-相對寫實的電影獲得了世界廣大觀眾的認同與喝采,『原來印度人也能拍出這樣的片子呢!』更在好萊塢創下佳績。

以上淺談的三部電影與其說是傳統認知中的經典-比如帝國玫瑰-毋寧說是在新世代的探索與實驗之下,成功創作出的時代之聲。為娛樂性賣座電影充斥的印度市場,注入一股蓬勃生機-雖然將人們拉得離夢更遠一點,但是希望與積極不變-也許這也代表這個古老帝國邁向下一階段改變/成長的趨勢?

印度人的爽神秘方:冥想、瑜珈、與電影歌舞(2)



這個被我們外國學員通稱為「冥想中心(meditation center)」的協會,其實是起源於具有王者之都美名的拉賈斯坦(Rajasthan)、在新宗教運動[1]風潮下的一個世界性靈修學會:Brahma Karmali World Spiritual University-從1930年代創立至今;已發展出一個完整、解釋這個世界的理論體系;並透過特定的冥想方法進行身心的修持。BKWSU相信會有一個即將降臨的天啟,而世界運轉到最終,只有他們-做為神聖的靈魂(holy soul)-獲得救贖。成員們將自己視為這個世界真正的領導者;是得以在至福黃金世代轉世的900,000個靈魂… …這樣說起來挺像一宗教吧!?他們的冥想方法也和這樣的理論體系分不開-這也是為什麼夾在東正教復興的風潮與前蘇聯無神論的影響之間的俄羅斯女孩們有種「被騙」的感覺:『我們來這邊是來學靜坐冥想、可不是被傳教的!』
其實BKWSU的世界理論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至少,就某種程度上是有依據的-這所謂的依據,即是來自印度文明早期的經典【吠陀經】[2]。由於對哲學沒有深入研究的我,沒把握能夠把這-對我來說有點複雜的東西-向讀者說分明,因此對於我在冥想中心所吸收的知識以下將分點簡要介紹:

    時間在物理有三個面向-現在/過去/未來-三個面向相互循環。令人費解,在此姑且舉一例說明:過去如何變成未來?在認知上的歷史事件由未來人所銘記;因此活在未來。
    人生也像是一個沒有起點與終點的輪,不斷前進。當一個人開始思考超越今天、超越現世-我是誰?-那就是自我意識覺醒[3]的時候。
    世界是一個舞台,共分四景(卐):金、銀、銅、鐵-四紀元;共合成為一個5000年的循環。世界如是運轉,無始無終。
    金紀元是最好的時代,沒有人工矯飾、處於最完美的狀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但每一個世代的純潔靈魂並不多。在金紀元的超凡靈魂存在於-後代經典所稱呼的:天堂、伊甸園-這些靈魂也是人們認知中的神(deity)。此時善惡、痛苦與快樂;甚至是智慧,都尚未產生。
    在銀紀元,人事物開始變舊變老。用這個金屬做為比喻,世界的純淨度從金子的百分之百降到百分之八十。七情六慾與知識也還沒產生,也還算是一個好的世代。
    進入銅紀元後,靈魂開始關注肉體,忘記他們從何而來。各種情感和智慧隨之而生,不快樂和慾望隨之而來-這是因為隨著時間,靈魂開始流失其純度之故。由於各種不滿足與缺乏安全感,人們開始廣建寺廟;書寫歷史也在此時開始。世界(和靈魂)的純度由銀到銅,純度只剩下了百分之五十。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在此時被創發。之後是鐵紀元,錫克教開始於此。
    在鐵紀元的靈魂純度是零。之後是兩紀元的交會點;超凡靈魂即將降生。從鐵紀元走到金紀元必經的過程是毀滅。毀滅以緩慢且多面向的方式發生,可以是自然的怒吼、也有人為的汙染等。但差別在於,與超凡靈魂開啟對話管道的靈魂無所畏懼。
上面講了這麼多靈魂,到底指的是誰呢?沒錯,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就是一個個降生到這世界上的靈魂。靈魂永恆而不滅,只有我們的軀體不斷改變。因此「我是誰?」-對於這問題,回答自己的名字絕不是正解-按照BKWSU的教導,「我」是一個靈魂;一個(本來應該是)祥和的靈魂-用他們教我們的話說-就是:Om Shanti。現在就來談談靈魂:
    靈魂是一個能量光點;具有心靈(mind)、智慧(intelligence)和習性(habit);而習性的積累就會促使「結果」(result。每個靈魂的基本特質是無限延伸、超越度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存在。
    所謂超凡靈魂(supreme soul)存在於各種宗教當中,而以不同的別名活躍在不同人群當中:阿拉和上帝包括在內。這些化身也同具有超凡靈魂數不盡的特質,如:和平、純潔、賜福等。
    普通的靈魂與超凡靈魂的差別:

普通靈魂
超凡靈魂
軀體
存在形式
在肉體中
光點
變動性
依據載體而有多變的特性
不變

    超凡靈魂超越時空限制、無處不在。其所在之處沒有貪嗔癡。但世界上之所以存在無知與邪惡是因為-超凡靈魂的存在並非人人都能感知;像是廣播電台,需要接收方調對頻率,才能接收到超凡靈魂的訊息;因此我們來這邊就是要開啟與超凡靈魂對話的管道,以求靈魂的淨化、解脫無謂的煩惱罣礙、並帶給世界和平與愛。與超凡靈魂對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冥想。

BKWSU冥想中心交給我們的冥想方法嚴格說起來是承襲勝王瑜珈[4]Raja yoga)的體系,但又發展出自己對於修持心性的理論。有別於傳統的冥想,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睜開眼睛-老師們說因為閉上眼睛除了容易睡著之外,還因為沒有一個專注的目標所以更容易分心;呼應的是先前提及-清空心思有多難-一事。在冥想中心設有該宗派創始人的圖像和一個水滴型小紅燈,中間又有一個小亮點;是其靈魂理論的具體表現。每次我們到冥想中心來,老師都叫我們先坐在這位先知(Dada Lekhraj)面前;盯著他的眼睛,在心中跟他說話。原因是:超凡靈魂在這個世代就寄宿在他身體裡,因此他可以做為我們一般靈魂與超凡靈魂溝通的媒介。

雖然在聽課過程中我都沒有多表示意見,但我對於這套理論還是抱持著自己的看法-「這不就是一種宗教嗎?似乎教授靜坐的技巧只是吸收門徒的方式!?」-即便老師總在俄羅斯女孩們與她爭辯的時候否認這一點:『這不是宗教,這只是提供我們一種認識自我的取徑、解釋生命的一種說法。』
但無論老師的態度再怎麼堅定,這種形而上的東西畢竟還是很個人的。我能認真抄筆記、如實轉述給您,但它的真實與否,還是在您。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於我而言,在這塊世界上許多人的心靈之鄉,能夠親身體會這種經驗,實在是不虛此行!我還年輕;尚體會不到虔誠的宗教信仰與實踐對我的必要性,但無庸置疑的是,目前在這一趟旅程中,我看見了印度人精神世界的活躍、豐富,以及凌駕宗教派別之上的人文關懷-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就算不特地搞個「靈修之旅」,多待一會寺廟/禮拜堂、與有智慧的修行人士談談,也會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至少我們已經開始認識物質以外的層面-眼中的世界因之更加寬敞。

因此像我們在實習生宿舍的同伴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冥想方法也就不意外了-可以說是環境的薰陶與來後現代嬉皮士精神融和的產物。我受邀過參加這樣的冥想練習一次:
來自烏克蘭的女孩Tanya領我和我的俄羅斯姐妹Diana來到看得見星空的屋頂上,就著蓆子坐下,閉目;觀想自己體內有一顆光球、隨著意念流動在體內各處。與上述兩種系統化冥想/瑜珈體系一致的是:專心致志、屏除雜念;對我們來說都一樣艱鉅。奇妙的是,Tanya看得出我們內在的狀況;不是說她能夠看透我們的所有思緒,然而我們的不夠專心、與過度用力等,她都看在眼裡-這就很奇妙了。在每一段閉目集中精神過後,她會拿出大麻菸給參與的人一起分享;據說有助於放鬆、進入狀況-在我眼裡這還頗富西方嬉皮士的特色-然更深入探討這樣透過致幻用品達到精神上的全然放鬆、放空甚至是狂喜的狀態,則與古老印度神話遙相呼應-那是傳說中的Soma,據說能幫助祭司進入「通靈」的狀態;也是獻祭給天神的飲料。許多神秘主義的宗教都強調一種「狂喜」的狀態,有謂在這樣狂喜的狀態是能最接近神、與最能體會到真理的時候。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伊斯蘭教的蘇菲旋轉、印度教的站立巴巴[5]、以及某些密宗的性力派-囊括了身體上極端的痛苦到快感-都是追求這樣的境界。來自世界各地的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的各種行為,似乎都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意涵-「冥想」-可以這麼五花八門、博大精深,這是我先前所料想不到的。





[1]
[2] Vedas,為現今印度教最重要也最根本的經典。吠陀的意思為啟示、知識;廣義而言,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都在吠陀文本中。
[3] 關於自我意識的議題,將另外在下面討論。
[4] 勝王瑜珈是盛行於印度的一種瑜珈體系,以【Yoga Sutras of Patanjali】為經典依據;倡導以靜坐和冥想,達到天人和一的境界。許多寺院也以此法為主要修行方式。
[5] 站立巴巴(Khareshwari),歸於印度教之下的一個修行群體。他們不站、不坐;甚至是不睡-以一種在我們眼裡簡直是自我折磨的方式修行。

印度人的爽神秘方:冥想、瑜珈、與電影歌舞(1)



 現今風靡歐美先進國家的冥想和瑜珈,高價開班授課而白領階級依舊趨之若鶩。不少「迷途」的權貴名流近年來前往印度從事「靈修」蔚為風潮;其中最有名者莫過於奧修派[1]。但其實整個精神修行的風氣,對於大多數典型的印度人來說根本不是什麼用來說嘴的「生活風格」;那是一種深植於民族性格的習慣。至於瑜珈,有別於一般人的認識-就是一種伸展運動-在具有最為正宗的瑜珈體系之國度,則是無法和冥想分割的。
瑜珈(yoga)的意思是:梵我合一。在正統的瑜珈體系中,身體被視為是靈魂的宇宙。而瑜珈則提供一種系統化的方法,讓修練者能夠控制其身體和意念;為靈魂提供一個強健的宇宙。在一般人練瑜珈的標準中,身體健康已是最終目的,但在正統的瑜珈宗派而言,這只不過是達到[2]最高境界「梵我合一」、進而解脫輪迴的過程。
或許我在賈朗達爾受到的瑜珈體驗不是最為深奧、最具權威的,但作為學校要求的課程一環,正顯示出它的基礎價值:在我所服務的學校裡,孩子在相當於我們台灣學生小學畢業前,都必須修習瑜珈課。而學校的瑜珈代表隊正是在一群有潛力的低年級學生當中選出來的。隨著各人志趣的不同,選手退出代表隊的時間不一。這所學校的代表隊,就橫跨了小學4年級到國中2年級。而不管是選手還是普通學生,都少不了靜坐、冥想這一步。這邊談談在Rupa老師一對一指導下我的冥想初體驗:
『清空你的腦袋,什麼都不要想,只要想著嗡( Om )。』
『嗡(Om)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初始音。這是個神奇的字母。不只是佛教的密咒或是在印度教的意涵皆然-因為它是普世性的。』
『跟著我唸-Oooooo… …mmmmmmmm… … … …。聽好,O短一點,大概10秒,然後閉嘴m-越久越好。』
『這個om是一種天然的療癒法。因為發這個聲音會造成體內的震動,而這樣的震波可以把宇宙的能量傳遍身體,因此發得越長就能讓這個波動傳輸得越徹底。』

最難的部分不在於拉長這個音。而是在「清空內心所有思緒」-這簡直是跟搬家同等難度的任務啊!後現代都會人如你我,什麼時候心中沒有待辦事項?什麼時候沒有等待著的事情發展、或是牽掛的對象?方理解到,隨著科技發展、社會的進步,心智多工運轉早已不稀奇;然而要反璞歸真,一次只做一件事,或是什麼都不做-卻變得如此艱鉅。有經驗如老師,總是察覺到我的不安定而一再提醒我集中精神。可是越是努力想要集中精神,就好像要把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壓下去一樣,一直用力壓可它竟從另一頭蹦出水面。導致一場練習下來,還真有點累人呢-至少在一開始是如此。然而掌握了要訣之後,不但所花的時間較少,還能感受到打坐後的煥然一新的清爽感!彷彿是夏天的一次冷水澡。當然靜坐冥想的方法很多,這只是最基本的其中一種。但因為要和接下來的瑜珈一起說,所以別的派門暫此按下不表。

對於瑜珈,許多人馬上聯想到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馬戲團體操選手動作;認為那是門檻很高的運動。另外許多人則會想到健身房裡比較紓緩、比較適合淑女或中老年人的伸展運動。都對也都不完全對;這樣的印象都只是瑜珈的一部分。嚴格說起來,完整的瑜珈始於打坐冥想;注重的是全面、由裡而外、由心靈到身體、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只是體能,更是心智的鍛鍊。也因此瑜珈老師Rupa曾經驕傲地向我說:「我的學生都很優秀;雖然未必每科都拿A,起碼心性的穩定是普通孩子所不能及的。」我們都知道,安定的心與意志力是奠定成功的基石;而至少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斷言的是:學瑜珈的孩子不會變壞-前提是在這樣體系的瑜珈訓練下。

這所學校的學生在接受必修的瑜珈課程時,以口訣和筆記輔助動作的演練,讓瑜珈不只是一門術科,更內化成為生活的技能。透過全神貫注在肢體動作上、運動到些微流汗與微喘的程度最是舒暢;有紓緩身心的效果。代表隊選手則把瑜珈當作一種最直接的放鬆方法;在課間課前或課後都愛來瑜珈教室伸展伸展、打發時間。最基本的幾個動作在瑜珈教室都有圖示。而每一招式都有著佛教文化的內涵;顯示出瑜珈淵遠流長的背景。在印度教與藏傳佛教中的「瑜珈士(yogi)」就顯示出瑜珈作為一種修行方式和印度本土宗教的淵源。

上文有提到,打坐冥想有許多種方法;我在學校學過的算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而後我又在實習生宿舍以及地方冥想中心體驗到了迥然不同的方式。特別是冥想中心,甚至一度激起了來自俄羅斯的夥伴們的強烈質疑而一度在課堂上與講師爭論了起來。而世界文化迷你交會處的實習生宿舍,則是一種綜合、濃縮;帶點嬉皮色彩的版本-現在先來談談冥想中心吧。



[1] 其人原名Chandra Mohan Jain1931~ 1990)。於1989年改名為Osho,意為海洋。曾作為哲學教授的他,融合了各種哲學、宗教與修行法,發展出個人的新教派理論體系。然而因其特立獨行的作風-特別是講求性的解放-及與主流價值觀相衝突的意見發表,使得他及其教派也受到了相當的非議。生前曾被21個國家禁止入境;然其在印度浦那(Pune)的奧修淨心度假村卻是已開發國家中上階層趨之若鶩的「靈修」之地-環境清幽舒適;營造出非常適和冥想與修行的世外桃源-與在印度各處慣常見到的骯髒混亂幾乎完全隔離-諷刺的是,這個度假村卻也是當地的主要經濟支柱;許多人依此為生-無論他們對奧修看法為何-在週邊販賣食物雜貨的、或是內部清潔、管理人員等,來這邊只是為了生活溫飽。
[2] 斯蒂文‧J‧羅森著,金磊譯(2003)。瑜珈的故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

關於印度如何不可思議



私以為泰姬瑪哈之所以美得令人屏息,不只在本身的吸引力,還在強烈的對比-造成感覺的放大-和所處的環境比起來簡直就像是地獄裡的天堂!
同理,印度之所以不可思議,就我的看法,有相當部分是因為懸殊、對比的事物全都在一起;沒有歐式古典藝術那種協調的美感、更不用說中式留白的意境-反而是過度喧囂熱鬧的大雜燴、讓外人感官容易疲勞的審美觀,及難以名狀的違和感-發展到極致-反而產生讓人玩味的妙趣。對我這趟北印度之行來說,德里就是這樣一個極端共存之地的代表,而阿格拉的泰姬瑪哈則是代表中的代表。

本來已經覺得賈朗達爾夠熱了,殊不知真正地獄試煉到了德里才開始:白天的溫度計時時在43~47度擺盪。坐在有空調的車內,我們一再質疑自己到底是怎麼熬過來的。而且事後我發現,自己在這邊整個人黑了一圈;顛峰則在泰姬瑪哈陵。當我們從德里搭4個多小時的巴士到達阿格拉車站時,已是中午12點多-用汗水和幻覺(因為過熱產生出的海市蜃樓)換來的則是絕美的鏡頭下風光:
地上的純白和天上的透藍相輝映,泰姬瑪哈陵建築群宛如地上的天堂,以白雲為建材。這種純潔無瑕的美到了極端,竟讓人感到一絲冷峻-我彷彿聽到印度版的瑪麗安東尼說:「沒有chapati,那這些人們不會吃Naan嗎?」矗立在眼前的雄偉竟讓我對印度的種姓制度有更立體的想像… …在這樣的天候下從事建築工程的瘦骨嶙峋賤民們;之於在豪華清涼的白色宮室內沒有食慾的王妃-在感官美的驚嘆之餘,心中又多了點複雜的感覺。
甫進入「泰姬瑪哈觀光特區」,小飯們紛紛以流利的英語叫賣、殷勤地招攬客人。然而開出的價位都讓-習慣平民印度消費的-我們咋舌;隨便一個小小泰姬瑪哈水晶球就要500盧比!這真是只能在泰姬瑪哈陵當地才能賺的錢吧?無良得合理。我和黛安娜甩開小飯的苦苦糾纏,徑直往泰姬陵西側入口去。
票口分兩區:專砍外國人的和當地人專用的。就算我可以用流亡印度的藏人身分矇騙過去,我身邊金髮碧眼的黛安娜再怎麼說也不像印度任何一區的居民,我們只好摸摸鼻子往歪果仁那邊排。700盧比,附送一杯250cc礦泉水-不意外的價位,但是待在這邊已經一個月有餘的我們在掏錢的當下還是有淌血的感覺。
蒙兀兒時代的伊斯蘭風格處處可見-從入口門廊的拱型門窗向內望去就是有著穹頂的泰姬陵主體。牆上的古蘭經經文裝飾也在在提醒著:印度史(至少北印度)上伊斯蘭教的風光歲月;「印度教徒別得意,這塊土地的象徵是我們穆斯林的功勞呢。」

但我必須承認,泰姬陵對我的感召還是不敵無時無刻不在體表流竄的汗水:腋下的、背上的、髮際線上的;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人中之間的-如果印度(INDIA)真的是 “I’ll Never Do It Aagain”的地方,我心目中的第一位就是阿格拉的泰姬陵了。從入口處的門廊到泰姬陵的那段距離,我用看的就想放棄-在這樣連空氣都在燃燒的天氣!但在黛安娜這個過度感性的非典型俄國人的堅持下,我還是板著一張臉,順從她的提議。走著走著,我們手上的冷水都自動加溫到-在冬天喝應該很舒服的溫度-但在這種天氣下,我們只想拿來洗臉。至於解渴,我寧可選擇看起來可疑/喝起來不健康的垃圾飲料。在印度,在泰姬陵,生平第一次,我臣服在百事可樂瓶下:至少它是冰的啊!
陵前熱鬧的遊人三五成群、走走停停。多彩的服裝和多層次的膚色相輝映-似乎皮膚越白,衣服穿得越樸素。反而是本地觀光客,奪目的莎麗、閃亮的手環、舞動的披巾、花俏的襯衫、牛仔帽和墨鏡-彷彿是來拍沙龍照一樣。像是花朵之於蜜蜂,觀光客們身邊徘徊的則是職業攝影師。身著傳統女衫的我們,則成為次於泰姬瑪哈最受歡迎的拍照背景/道具。只可惜當時我們沒想到,可以兼臨時模特的外快啊~這樣入場費就賺回來了說… …特別是黛安娜,一襲天藍色點綴著亮晶晶小東西的的kurta和相應的粉藍色絲巾,連職業攝影師都被吸引了-還邀她入鏡其他客戶的相片-不收費。(要收費的應該是我們吧!?)她稱頭的打扮和-相較於其他外國觀光客-油條的舉止,連當地人都以為她是穆斯林鄰邦-伊朗-來的朝聖客了呢。之後我們也從善如流;當人問我們來自哪裡,我們就說:「蒙古和伊朗。」竟然也沒人懷疑,哈哈。

當地朋友告訴我們,泰姬陵偉大不在整體的宏偉,而是細處的設計。
「看到那四根擎天巨X[1]沒有?」我們男性印度友人說。
「它是微微向外傾斜的-以防在地震的時候倒向泰姬陵。」
「看到泰姬陵門邊的古蘭經裝飾嗎?」
「它其實是越往上字越大-這樣由下往上時才會字都一樣大!」
天啊!這等的精密巧思-從這兩個例子我方瞭解到,為什麼世界上雄偉壯觀的建築這麼多,但是入世界七大人工奇景之列的會是泰姬陵了!那真的是超越時代的存在、人類文明的驕傲-無論建築的原意為何。
然而一手設計出這樣奇蹟的建築師,卻也因為這樣的奇蹟而為自身招來血光之災-沙加汗不樂見世上還有另一個足以媲美泰姬陵的奇蹟,因此下令砍斷建築師的雙手,讓他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在泰姬陵的高峰。
還有故事說,下令建築泰姬陵的沙加汗(Shah Jehan)本有意在泰姬陵相對的方位再建一座給他自己的陵寢-相對於泰姬陵白得發亮,他的自己的要黑得發光。最終未能遂其心願,因為篡位的兒子奧朗澤布(Aurangzeb)早就看他爹不爽很久;不遵從老爸心願就算了,還把老人家打入牢獄。寫下印度史上風光一章的王,就這樣度過他淒涼的晚年-不知道當年在小小一方陋室的他,是否曾遙望其一時權力財富與愛情象徵的泰姬陵感到辛酸呢?但換個角度想,要是在這夏天如沙漠一般燃燒的阿格拉建個全黑的陵墓,會不會因為太吸熱而自體燃燒呢?或是民怨四起而改寫王朝歷史?也許該慶幸這座王陵沒有落成-但無論如何這些臆測已隨關鍵人物的逝去而風化在阿格拉的塵沙中了。


[1] 原句是男性生殖器-因為怕傷讀者的感情-在這邊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