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2012年7月中國西北行 (5):桑科草原「渡假村」



7/6是萬眾矚目的甘南藏族自治區桑科草原的行程。我跟大家一樣有對草原牧區的美好想像-那是天藍草綠、歌聲與酒香繚繞的地方。可是近年來隨著興趣而深入,我卻也對西藏-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整體-有了更多面的認識以及更複雜的情感。就像一見鍾情開始的一段關係,中間勢必會經歷想像與現實的落差;而認清真面貌之後是否還能繼續,那就得看愛得深不深、信念堅定與否。對於西藏亦如是。在看到了儼然已成「小成都」的拉薩,以及自由、安逸但也充滿不確定性的達蘭薩拉,我好奇這個所謂保留西藏草根性之所在的安多會是怎麼樣。

沒吃紅景天的我在大巴駛近夏河縣的途中,心臟明顯地噗噗了兩下,有種久違的熟悉感;想起的是2010年到西藏自治區時,領隊告訴我們的三字訣:『慢、慢、慢』。到達夏河縣之後的第一個點是拉卜愣寺,其為格魯派六大寺,重要地位不言自明。然相較於衛藏的格魯派大寺,這裡顯得清淨許多。
前來禮拜的當地居民依然故我地行五體大禮、口中唸唸有詞地順時針繞寺而行;彷彿與我們這些外來不速之客身處兩個平行的宇宙。惟有小到還不會說漢語、小到還不知道禮佛為何物的孩子在院落四週遊走嬉戲;等著家長禮拜之餘用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看著鏡頭,將自己人與外人都看在眼裡。
從善如流的阿卡們為一團又一團的遊客以帶有些許腔調的普通話講述一則又一則的事蹟;有如日常操課一樣熟悉而制式、似乎已習慣觀光客的「哇~」「哦~」以及對想偷拍的群輩做出相應的訓斥-卻對我這種好奇寶寶意外的提問顯得有些侷促。
老實說我對寺院具體設施沒有太大感動,惟在甫進經堂裡便撲鼻而來充塞鼻腔、呼吸道、與肺臟的酥油奶腥味之際,感到一陣激動-那是在達薩楚拉康寺所沒有、睽違兩年的味道啊… …過了兩年,我又回到這熟悉的殿堂,一如我當初的祈願。因緣也好,巧合也罷,我都感激。但願下次我能帶著準備更豐富的自己來到這裡。

因為沒有宗教熱誠,亦無太多可以拍照獵奇的地方,於一般觀光客而言不是個需要久待的地方。於是草草來了幾張到此一遊的紀念照,我們團便揮別這塊佛教聖地。因之我可以確定,無論政權遞嬗,藏人的土地終歸是藏人的,因為基本上漢人與藏人呼吸的空氣是不一樣的;他們對眾神佛根深蒂固的信念不存在我們賴以為生的空氣元素中;內嵌在基因裡的禮佛行為更不是我們模仿得來的-用身體來崇拜與只用手指按快門-這明顯說明了我們之間的差異、暗示了我們永遠只是這塊佛土的過客。

之後便前往桑科草原。我心情本來既忐忑又興奮;想到終於要看到鄭金德教授所描述的原汁原味藏區-女主人一手抓牛糞當燃料、一手給我們捏糌粑、煮奶茶-直到大巴駛入園區入口、上面寫著『桑科草原風景區』;然後我們停在『拉卜愣草原度假村』前。及目所見,整個「草原風景區」內盡是用柵欄區劃而成的草場,坐落其上的是仿藏式帳棚外型設計的平房。而這一塊塊地又分屬幾個和我們「拉卜愣草原度假村」一樣的旅遊觀光空間,亦即人工
營造出來的藏式牧民生活風情。少不了還有身著傳統服飾的藏族青年男女唱敬酒歌、為我們獻哈達、陪客人圍著篝火唱歌跳舞,以及烤全羊。在場的台灣學員莫不興奮地找馬騎、找景拍攝個人專屬的阿爾卑斯少女風情照-當然我並沒有自外於這一切;我不是真正的民族學者,我也不想難得來到此地卻因受不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自命清高、不屑一顧-我甚至還買了要給達薩友人的念珠以及有著格桑花圖樣的披肩要給母親當伴手禮。然草原陽光再燦爛、民族風情再絢麗;在觀光客一廂情願的想像(所謂「心靈故鄉」、「人間天堂」)之外,依舊遮掩不住我所看到的… …

在這看似烏托邦的草原風景區裡,穿著民族衣飾的藏族青年男女,在他們土生土長的家園,為漢人老闆工作、服務外地(主要是漢人)觀光客。接待客人沒什麼可恥、服務業沒什麼不好;能賺錢的無煙工業不是兩廂情願、皆大歡喜嗎。然而我這邊想說的是,少數民族也是人、也和我們一樣有提升生活質量的權利;觀光客不應一味指望人家就應該放牧牛羊、成天喝酒歌唱。如果是出於自願而選擇逐水草而居那無可厚非,就怕是因為沒有選擇才如此。
這些外表富特色的青年們在光鮮亮麗的打扮之下,有著一點也不足為外人道的就業考量:因為錢不夠,所以高中一畢業就得出來工作-無論自立更生或賺錢養家-開始工作之後回歸校園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更何況大陸的高考對一般漢族都吃力;必須投注大量時間、金錢與心力準備,這對大多牧區經濟拮据的家庭來說,供養一個孩子上大學,是奢侈了-因此普遍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水平相對低直接造成的影響就是人力素質無法提生;如此的人力自然工作的選擇有限。這樣的條件制約下,許多人傾向緊抓著「民族特色」營生-至少是技術不密集、比較快上手的工作。而這樣的工作能賺到的錢想必是不多的了… …如是陷入了邊緣化的迴圈。

『可你自己不也嚮往所謂西藏風情嗎?』
我不能否認。但我更希望這種謀生方式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不管當權者是誰,對於牧區藏民的政策要務都應該是:
提升教育水平
保存與宣揚固有文化
誰說現代化的進程就是必須犧牲掉民族文化的特色?誰說為了維護民族文化就得讓少數民族與文明隔離?一個民族的精神在其文化傳統。當今世界各地西藏研究學者與西藏活動分子真正擔心的不是中共動刀動槍來硬的,而是人口遷移政策-潛移默化地稀釋雪域的種族與文化濃度。最可怕的不是一次死幾個藏人;而是新一個世代對前代共同記憶的遺忘-至今西藏-以圖博之名-仍活躍的關鍵不在人數多寡,而是在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仍然持續著;姑且不論這股力量的大或小;它存在著。
我喜愛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我也喜愛西藏/圖博。我無法告訴你我明確的立場,我只希望,讓藏民能夠在保有自身文化識別標誌之餘,也能夠享有現代人生活的舒適與安穩。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中國西北行 (4):大漠風光,歌聲悠揚



這次來到北方,除了酒和肉,最令人驚艷的就是「歌」了,除了在民族大學校方專門為我們安排的歌曲表演,最動人的其實是在宴席上以歌會友的部分。原先在行前說明會,長官們是「建議」我們準備一些才藝-雖說是才藝,但施展得出來又不會佔行李重量的其實很有限-就是自己啦。而可以跟對方交流互動的才藝又是什麼呢?我腦子裡除了唱歌,別無他想。只是沒有想到,真正到了當地,才發現這才藝有多重要-或說,根本不能叫才藝了,在這邊,以歌下酒稀鬆平常;是人人都要會的。
北方民大聯歡晚會-雙方合唱: 外婆的澎湖灣

根據我們在北京與民委會晚宴上處長藍海濱先生表示,在這邊敬酒的規矩就是要唱歌-拿著酒杯對人唱歌,那人就得喝-如果有人什麼歌都不會唱,那就等著被灌吧。所以南方人如他,長久浸淫在北方這樣的環境,自然也練成一身好酒量和歌藝了-倒也不是說要多會唱、唱什麼陽春白雪的藝術歌曲,而是要有能夠即席表演的能力。身處這樣的場合,再害羞再謙虛說自己唱不好、不會唱什麼的就顯得小器而失禮了-就像在藏區三杯迎賓酒都乾一樣,主人不介意你喝嗨、喝暈、嘔吐什麼的;重點是你展現了誠意-唱歌亦然;被拱的人就算,套句龍哥的話,『五調只找著三調』-肯唱便是。而我們這團最經典的則是生日快樂歌。那時在北方民大的聯歡晚會上,為了要促進大家熟絡,主持人別有用心地找還沒表演過的同學上台來玩遊戲,音樂椅子。最後只剩下一位北方民大的同學和我們雲科大三姐妹。在一回合中被擠下椅子去的同學也不顯害臊、直接跟大家說:『我從小到大只有一首歌記得最清楚、從頭到尾能唱完』,然後就『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不論唱得如何,至少逗樂了在場的所有人,也堪稱效果了。

而我作為學員長,自是經常被點名的了。在西北民大與領導們的歡迎晚宴是初試啼聲。老實說在來之前,是有特別惡補一首藏族民歌,倉央嘉措情歌。本來是想在篝火晚會上拉近與藏族同胞的距離,然後____的(自行填入;反正我是個大花癡無誤)。沒想到在第一天、與領導們吃飯的場合就趕鴨子上架了… ….還在我喝了這麼多白干之後!我歌詞肯定是記不全的了;在場還有蒙、藏、回、漢的領導們,我亂掰一定會漏餡啊-於是我羞澀地拿出隨身包裡早已準備好的歌詞(整個弱掉),看著歌詞給大家唱完;酒嗓還有點破… …再一個令人意外的,沒想到竟然是回族的馬校長對我的歌詞做出回應-原來他的主修就是藏語!他直接就歌詞裡文法錯誤的部分做出說明,然後他又為我們唱了一首真正的藏族民歌;以一種我在影片上看過、原汁原味藏族民歌唱法;讓我真是覺得獲益良多、不虛此行啊。本來還想讓他唱首回族花兒給我們大開眼界一下-畢竟來到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大的回族聚居地-可是因為時間太晚、宴席必須結束而作罷-但我想至少下次要來有了明確目標囉。

現在,就讓我就此行接觸比較多的音樂形式,粗略分為三個部分與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此行的音樂見聞:

藏族彈唱
回族花兒
藝術風民歌
通俗歌曲/創作民歌
唱著"敬酒歌"的藏族青年男女

就先前所提及的藏族樂舞的關鍵字,這邊說的扎念琴彈唱就是屬於「魯」-比起「諧」更側重音樂;換句話說,就是「歌」之於「歌舞」。以歌舞海洋著稱的藏族聚居地,當然各個是能歌善舞、這兩者很多時候是分不開的。然作為一種藝術表演的形式,歌唱又有其特出之處而獨立於舞蹈之外,因此今天這篇就讓我純就音樂來談囉。
首先是靈魂樂器-扎念琴-這種六弦彈撥樂器又音譯為扎木聶;綽號「西藏吉他」;流行於大西藏文化區,即今天的西藏自治區、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地。這種樂器經常用於歌舞和彈唱伴奏;也經常出現在藏族史詩說唱【格薩爾】中。相較於「弦子」-還有地方專門的弦子舞-扎念琴顯得更靜態而帶有更多抒情色彩。這種扎念琴彈唱,至今仍在收穫時節或大日子時多見於藏胞聚居的帳篷、林卡、平房中,並在當今藏語流行樂中佔有一席地位-我最喜歡的安多歌手,謝旦就是箇中好手;能彈能唱,其彈唱時的深情貌、再配合優美溫柔的嗓音~不知融化了多少少女心呢。
當然藏族音樂內涵遠不只有如此:流行於康區的弦子舞、傳統上由流浪藝人演出;結合多種歌舞形式的熱巴舞,還有格薩爾史詩說唱等等,都是民族文化之精華與人類文明瑰寶-而在本次短短10天旅途中尚沒有機會見識到的。

我們在西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觀賞到的是更加精緻化的扎念琴彈唱表演:由一身著民族服裝的女歌者抱著琴彈唱,還有男舞者伴舞。嗓音高亢清亮、用的是民族唱法。曲調輕快;適合伴舞-是還挺能討好人的表演-反正聽不懂歌詞還能看男舞者青春的肉體。然我比較習慣的是看男藝人自彈自唱,所以對這個節目比較無感-惟慶幸的是,幸好沒有改良到用西式美聲唱藏族民歌-近幾年來,西式美聲觸角一直往鄉土素材延伸;好像原汁原味唱法上不了檯面似的……固然這樣可以讓更多人聽到民族音樂,可是如果群眾不是喜歡它本來的面貌,那聽了西式唱法的民歌並不會讓他們更加欣賞該民族文化;反而會對民族文化有種一廂情願的想像。當然流行化的民歌也不是不好;人是活的、文化是活的,自然也不能期待音樂一成不變。現在在民歌中國節目中,有不少原生態創作民歌,而我也是藉由這節目認識不少有才華的少數民族歌手。可是在媚俗與創新之間,似乎還是有那麼一點區別… …
西北民大藏族彈唱表演

回族的花兒就像是咱客家山歌,背景也是在交通不便的山野中。為了溝通訊息、為了聯絡感情,人們會自然拉長聲音、高聲向山的那頭叫喚-這山的志明為了告訴那山的春嬌下次約會的時間,用充滿賦比興的歌詞與高亢的嗓音向對山呼喚、山下的張三要跟山上的李四說工作有多累、他前幾天遇見的姑娘有多俏-也唱了起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西北地方特別的民歌體系;而又因為這種風格的民歌多以花朵寄託對愛慕對象的感情,因此這類民歌統稱為花兒。
隨著影響的深入和廣泛,這種民歌發展出各種曲牌,稱為「令」。長期在民間傳唱下來,又逐漸形成固定形式:從兩人對唱到多人對唱等,場面越來越大,發展到今天,始有地方年度盛事:花兒會。這種花兒演唱會以在甘肅省蓮花山、青海五峰山等地的夏季舉辦的最富盛名。至於廣為人知的「花兒與少年」,則是文藝工作者就此傳統題材提煉出來、具有地方風情的民歌-知名度頗高,然實則與在回族地區傳唱的花兒又有所不同。

本來我期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這個花兒之鄉可以看到的,但有可能是因為地點不對人也不對-我們在漢人組成人口80%的銀川;年輕人覺得花兒是老人家的東西-所以這次沒有機會親自領會花兒的風采。當然連這次錯過的甘南草原上的香浪節,下次還要再來西北親臨花兒會囉。
聯歡晚會上聽著杭蓋樂隊 "Xiger xiger"大家同歡貌

至於藝術風民歌呢,先跟大家解釋一下我的意思。在這邊我姑且將藝術歌曲定義為:以西式學院派風格呈現的歌曲;其符合西方樂理中對於「和諧」美感定義。藝術歌曲以美聲唱法為主,與之對比的是民族唱法。根據音樂研究者指出,兩者的關鍵特點如下:
美聲唱法:發聲方法科學、音量可塑性大;音與音的連接平滑勻淨。從聲音來看,真假聲都用,按照需求調整真假聲的比例。從共鳴來看,是調動體內所有的共鳴腔體。大體而言,美聲唱法在歌劇上後咽腔和鼻咽腔用得比較多;音質較民族唱法顯得寬、洪、粗、大。
民族唱法:在共鳴上以鼻(頭)腔共鳴為主;輔以咽、喉、口腔,加上適量的胸腔-其共鳴腔體的運用相對而言,比美聲唱法來得前面、上面、局部-給一個具體的例子供想像,那就是我們的民間戲曲-這有助於我們理解鼻腔在民族唱法的側重-其接近主咬字發言的口腔-此有助於語言的清晰表達。-而因為共鳴腔體的使用較美聲唱法更短、更細;咽喉腔不需開得太寬-如此適度打開的喉嚨與放鬆的下巴,獲得的共鳴主要集中在鼻(頭)腔,聲音相較清脆明亮而便於咬字行腔;惟在聲音厚度變化與真假聲變換的幅度較美聲唱法為小。

我稱為藝術風民歌的,就是結合美聲唱法、具有藝術歌曲特色的民族歌曲-這是當代中國民歌的一個潮流走向,無論在傳統民歌創新詮釋或是原生態民歌創作上。這也是這次我們在民族大學歌曲節目的主要特色。在西北民大音樂舞蹈學院我們看的舞蹈比較多,而在此與大家分享歌唱部分的心得,則主要來自於北方民大。校方之精心安排,不僅超乎我們的期待,也超乎節目單上的安排。不少震撼台灣同胞的歌曲都是在節目單外的。有些曲目名字記得不是很清楚,敬請見諒。
表演的男生共有三位,分別演唱了兩首義大利文歌和一首中文歌。女生部份有四位,各演唱了兩首中文歌、一首德文歌和一首苗族歌曲。三位男生的聲線各有特色;好像是學校特別安排的一樣:男生都演唱得聲情並茂、頗有美聲王子之姿-第一位出場是穩重的男中音、第二位(隨著噸位增加、共鳴腔更大!?)聲音更為宏亮渾厚-同樣都是演唱義大利文歌曲;而第三位眼鏡憂鬱小生,唱的是中文歌。歌曲主題應該是鄉愁;只見他副歌部分一直在撫胸皺眉、唱『為~什~~麼~~~!?』頗為動情。只是可能因為漢語的特色,使他共鳴的部位較前面;聲音的渾厚度較不及前兩位-無怪乎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下,民族唱法比美聲唱法先發展出來,因為基礎-語言-立足點就不同。

女生部份第一位是唱有關於黃河的、加上對紅軍的讚頌,是頗具愛國情懷的歌曲。因為偏見,我沒有特別細聽這首歌的歌詞-只是就作為歌曲表演的開場,算是四平八穩:達到了主修聲樂的學生該有的標準、惟表情稍嫌太嚴肅。第二位女生,身形份量比第一位重、身著鮮紅蓬裙、點綴著一朵朵碩大牡丹花的禮服-光在視覺上就達到了吸睛的效果。配合著演唱的曲目【藏羚羊】,深鎖眉頭、時而握拳、揪著胸口,讓人特別有感覺。這是首用民族素材創作的漢語民歌;以藏羚羊的立場向世人控訴其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的瀕危處境。相較於第一位,這位女伶的聲音更顯厚實且具爆發力;演繹起這首歌特別雄渾悲壯且穿透人心-其「兇猛」之姿,讓在場的台灣同學,特別是接觸過聲樂的,大感佩服、自嘆弗如。德文歌曲【笑之歌】由花腔女中(高)音同學演出:聲音高低強弱掌握自如、高低跌宕有致;深具張力,是令最多台灣同學(特別是修過聲樂的)驚嘆的。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苗語歌曲。不是因為歌手穿著叮叮噹噹、頭頂沉重的苗族銀製頭飾,而僅因為聲音。相較於前面幾位厚實的美聲唱法,一下子來了民族唱法顯得特別「跳」、特別讓人眼睛(耳朵)一亮-曲子本身行雲流水,加上輕快透亮的聲音,特別能讓人感受到苗疆之美。
苗族歌曲演唱

綜觀這幾首曲子,能讓人略窺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現況。為了要能夠登「大雅之堂」、為了吸引國際目光,或僅為一種美學的嘗試,美聲唱法的應用越來越多-抑是美聲為輔民族唱腔為主,或是純以美聲詮釋民族素材,各有各的訴求而端乎個人喜好選擇。作為傳承發揚民族文化的民族院校,依舊在研究與保存民族特色上持續努力-在當今少數民族與漢族混居且日漸漢化的過程中,民族特色越來越稀薄而為年輕一代的少數民族子弟陌生;於是民族院校的工作變得更顯重要;從苗族歌曲的演唱,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有關當局對於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依舊還是重視的,讓我有點欣慰。除此之外,透過政府挹注經費與人力設置的【民歌中國】節目,更在相當程度上鼓勵了少數民族樂舞文化的保存與創新。

說到創作民歌與通俗歌曲,我就不特別分類了-無論俗與否,反正是大家都會唱的-重點在氣氛、在奇檬子!在此與大家分享這份歌單,名為【2012西北藝文參訪團主題曲】:

    姑娘我愛你:索朗扎西/愛琴海,2008
歡送晚會後在大巴上放的歌曲-相當令我意外!-本來自己在youtube上列為播放清單歌曲已經一兩年,沒想到這藏風漢語流行歌居然在內地如此受歡迎!一放大家都會唱~自是令我印象深刻;亦顯示出少數民族歌曲流行化的趨勢與某種程度上「成長」的空間-我期待更多少數民族歌手的原生態民歌創作,也好奇之後的走向會是怎麼樣… …
    小三:冷漠/星歡傳媒,2010
也是在歡送晚會後大巴上放的。我這才發現,台灣偶像劇【犀利人妻】不是「小三」這詞的原創呀-一放出來也是大家都會唱。只見我身邊的洵洵一臉嫌惡,我問他為什麼,『這歌,俗!』,可是他終究也跟上了,『終於你做了別人的小三… …』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樣,有些歌你感情上不喜歡,但是本能就是會讓你記住它-這就是「下里巴人」的魔力所在-為了下次能與對岸同學同歡,這首歌我自然是要學的!雖然唱出來之後也被家母嫌惡就是了… …
    鴻雁:額爾古納樂隊/飛旗,2006
這首歌在我們於西北民大歡迎晚宴後,興致高昂的齊處長帶我們去唱k時所點的。是一首蒙風漢語歌;是因人氣連續劇【東歸英雄傳】而廣為人知。回台灣才知道,原來這首歌也有蒙語版本!之所以特別做記錄是因為,這首還被我們的包頭歌王指定作為下次重逢的合唱曲,特別有紀念意義呢。
    北京歡迎你:眾歌手/(官方),2008
同樣是在蘭州k歌之夜齊處長所點的,也是在北京中央民大交流時被選中的合唱曲目-本來大陸盆友都以為我們應該會唱的-『中華民族的驕傲耶!北京奧運主題曲耶!』-可惜我除了認歌手之外,實在沒有興致跟著唱如此具有大中國驕傲感的歌~純粹是個人問題。但這首歌旋律歡欣鼓舞,歌詞簡單,台灣同胞們也貌似挺喜歡的-堪稱歌曲外交中的代表曲目喔~隨時可以把北京換成:台北、高雄、屏東… …
    世界第一等:劉德華/藝能動音,1998
這首歌是在北方民大歡迎晚會上由白書記唱的-雖然閩南語不甚標準,然唱起來十分有感情;讓在場的台灣人-包括道地閩南妞,小藍-都熱烈合唱~很是能拉近人際距離的一首歌。
    愛拼才會贏:葉啟田/吉馬,1988
也是在歡迎晚會上,由北方民大同學演唱的-由福建雙人組,龍哥和小藍合唱。不過顯然小藍才是領唱-不只因為閩南語標準,還因為她的音感好。也和上一首歌一樣,非常能夠喚起台灣盆友的共鳴呢-原來這首歌,也可以不那麼泛政治色彩嘛。
    我相信:楊培安/環球,2006
這首歌雖然是由某個北民大的教職員點來要唱的,可是想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由包頭歌王尹同學唱的那段才讓人瘋狂-那個高音雖然因為酒而有點打折扣,然仍不掩其楊培安接班人的潛能-他一飆高音,瞬間將全場氣氛炒熱到最高點-原來台灣歌手的歌,在內地也可以如此受歡迎呀。還有在蘭州k歌之夜也是一樣,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在這邊點不到歌呀~因為他們引進台灣歌手的歌,也是又快又多的呢。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我們的朋友,尹同學,在選秀節目上以其高亢的音色和創作的才華大放異彩!
假蒙古人~ 包頭歌王軍軍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中國西北行 (3):舞動‧民族走廊


敦煌舞講座~曼妙的開場


作為中國大西北隘口,甘肅寧夏自然也成為了熙來攘往的民族走廊。少數民族聚居處素有歌舞海洋之美名-自是我們此行「藝文參訪」的重頭戲。
我們這次主要拜訪的有兩所民族大學;顧名思義,其要務是民族工作:不只在研究與維護少數民族文化,更在招收與培養中國境內少數民族人才-號召是「收齊56民族的學生」,因此相較於重點高校,民族大學裡學生組成的多樣性豐富許多,且學校特色研究項目也多和民族文化有關。

我們這次訪問重點的兩所民族大學,第一所是位在蘭州的西北民族大學;我們參訪的兩個校區中-榆中和城關-以後者的音樂舞蹈學院最廣為人知;除了有基本少數民族的樂舞研究,最為人津津樂道且聞名海內外的就是以在地文化特色為靈感創發的敦煌舞。此外特殊的歷史地理脈絡更使其成為國內藏學研究的重鎮-唐卡研究工作室和典藏大藏經的藏經閣是學校引以為傲的資源。

第二所是位在銀川的北方民族大學,重點自然是西夏學和回族文化。在這所學校的參訪行程中,我們還見識到音樂舞蹈之外的專業-競技體育-是在中國武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藝術表演形式。雖然這次沒有看到傳說中「崑崙派」的回族武藝,可是在我們眼前的各個是全國/世界冠軍的練家子,並且呈現出各種令人心驚膽戰、屏氣凝神而後大呼過癮的演出;能夠親眼欣賞到這宛如電影場景的高難度動作,我們委實也沒啥遺憾了。

在開始理性介紹舞蹈之前,我想先感性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動;很高興自己有機會來到這少數民族文化之鄉(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回族與藏族)、親眼見證其表演藝術的精湛動人-因為一般傳到台灣來的,大多都是為討好大眾而已「改良」的版本;除了西化,舞者也油條許多,表演的文化內涵與神韻喪失了不少。而在這民族高等學府,不但有地道的少數民族學子親自演出;其受到的學院派訓練也使他們表演素養高出市面上民族樂舞班子不少。固然微笑每個舞者都做得到-但我想你懂我的意思-關於笑臉面具和發自內心微笑的區別。
表演[金剛]的男舞者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在跳「天葬」的男舞者們。這支舞碼是以傳統文化題材為基礎創作而成,相較於其他民間舞蹈表演,是比較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詮釋;其感情的層次也超越了昔時慶祝性質舞蹈的歡欣鼓舞之情-這支舞傳達出的是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欲表達的是對解脫輪迴的追尋。扮演空行使者-禿鷲-的男舞者們,不僅生動地呈現出鳥的神態-振翅、聚食、翻飛、停駐等等-臉上的神情說明了他們對於角色的投入!在此我完全詞窮;只能用「帥氣」一言以蔽之。在西北民大看完一整個舞蹈講座,我整個人激動不已、一天之內都難平復-不是所有藝術都能感動人心;能感動人心的,更超越藝術之名-我在今天感受亦如是。那以下就讓我依照我們此行現場觀賞/參與過的舞碼,簡單為您介紹囉。


藏族舞蹈
回族舞蹈
敦煌舞

這三種舞當中,以藏舞最為知名,「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句俗諺具體而微地說明了藏族能歌善舞的天性,也因此在歌舞表演藝術的根基特別紮實。而回族舞蹈,鑒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因此開始較晚,細膩度自然不比藏族;卻在特殊的風土民情條件襯托下顯得別具風彩。而敦煌舞就更不一樣了,那是以古代壁畫為靈感而創作的一種特定風格舞蹈;如果就開始的時代而言,明顯是當代藝術,然從內涵來看,卻是十足地古典。現在就讓我個別為大家說明:

藏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多有地方特色,在此僅就我們旅途中親眼看到的,再配合一些文獻資料給大家介紹。藏族民間歌舞的關鍵字先來介紹給大家:
魯:歌
諧:歌舞
卓:舞蹈
而藏傳佛教文化當中的羌姆」(cham)則是一種儀式性舞蹈,在各種重要的佛教祭典當中由僧人演出。由於此次我們看的主要是民間歌舞,因此這部分就先略過了。僅就諧與卓的部分,還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形式,比如:
弦子舞:可說是一種踢踏舞,其中以康區的「康巴諧」為代表。
果諧:果(skor)在藏文的意思是圓圈、環繞的意思,因此所謂果諧、果卓都是是指圓圈形的歌舞。為人所知的「鍋庄」其實就是果卓的另一種音譯。
朗瑪諧:城市的歌舞,因其首先在拉薩開始流行著稱。這種形式的歌舞則以歌為主、應用與彈性也較廣。在衛藏天氣好或是大日子時經常可聽到林卡內優美抒情的彈唱,就是這種「朗瑪諧」。

即使風格多樣,藏族民間舞蹈作為一個整體依然具有高度辨識性,正因為共通的舞蹈語言;其中最基本的動作就是:
三步一踏
後撤前踏
倒腳輾轉
四步回轉
衣服經過改良的鍋庄舞示範

在大西藏農村與牧區-安多與康;當今行政劃分中的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的藏族自治地區-流行的圓圈歌舞(果卓),基本上就是由這些動作加上一些變化組合而成的。共通表現為:群眾拉手成圓,伴隨男女輪流領唱與合唱、配合上述的舞蹈元素,在篝火邊或青稞酒缸旁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比起其他表演意味濃厚的舞蹈而言,這算是相對簡單且參與性頗高的了;非常適合大家一起嗨。但我也是到了甘南桑科草原上才發現,其實是有難度的!至少就我這種天生沒有舞感又欠缺節奏感的都市俗而言,不容易啊… …首先是體能。桑科草原海拔約莫3000米;雖然空氣稀薄程度不比拉薩,然對久違高原兩年的我而言,也夠緊張的了-更何況還要唱要跳要派對。只見帶著我們的藏族青年男女貌似輕鬆地舞袖、跳躍、轉身、頓足,我們這些平地弱雞不管怎樣都慢半拍。想到文獻上說過-藏人在鍋庄晚會上還可以連跳三天三夜-我震驚了:在這種海拔以這種運動量啊啊啊!我們平地人的體能在此完全被比下去了(或是說,能比嗎!?)而且這種舞蹈在親自實作了之後才發現,沒有看起來那麼容易-節奏和累人的程度皆然-一整個鍋庄晚會自然不會一首歌跳到底,而在跟上這首歌的節奏和動作之後,下一首歌又來了。半小時以後,僅著兩件衣服的我已經在十幾度的高原上氣喘吁吁、額角冒汗了-草原藏人的體能可見一斑。
旁邊那位是牽著我的手帶我跳舞的小哥~

回族舞蹈又是另一回事了。回族的先民來自能歌善舞的波斯、阿拉伯民族;具有良好的舞蹈根基。回回民族在中國初形成之際-相當於唐代-就有了流行於西域的樂舞;楊貴妃唐明皇愛看的胡旋舞就是其中一種。元代時穆斯林社經地位的提高充實了文化各方面的內容,舞蹈水平亦達到了一個高峰。惟清代之後一直到民國前期,在政治對於該民族的壓抑的情況下,既沒有了民族識別標誌,遑論民族文化與藝術的發揚。因此回族樂舞的復興算是比較近代的事了。從舞蹈的目的和性質可以分為三種:
宗教功修舞蹈
禮儀舞蹈
遊戲舞蹈
而基本動作則有:
搖碎頭
屈伸步
花兒手、扭腰

先從客觀角度說起。「搖碎頭」是最經典的回族舞蹈語彙-源於唸經時自然產生的一種動作(如猶太教學生唸經時前後擺動身體)。「屈伸步」有一說是在長期與漢族共處、吸收了漢族舞步(八大光棍)演變而來;另有一說是文藝工作者針對回民活動的形象-生活在高低起伏的山野間,回民有屈有伸的行走律動-加以藝術化的表現。「花兒手」來自鳳凰、蝴蝶舞動的形象。回民將這些生物視為吉祥的象徵,因此不但在手工藝(繪畫、刺繡)上多所表現,在舞蹈上也有相應的動作;扭腰亦可解讀成生活動態藝術化的提煉。
由以上三種動作為骨幹,衍生出不同場合適用、不同形式的舞蹈。從西北地區門宦中發展出的,就是宗教功修舞蹈。之所以特別強調地域性,乃因大多伊斯蘭教派普遍認為信徒不應「觀戲聽樂,唱歌唱曲」;覺得那是對真主的不敬。因此這種具有蘇非派神秘主義特質的修道方式,只存於西北少數門宦中。這種宗教功修舞蹈可歸於「念舞」類別-透過音樂與舞蹈,期達到神人合一的境界。
禮儀舞蹈依場合簡單可分成婚嫁和喪葬時的舞蹈。在西北地區回民的婚禮與慶典中不可或缺的是【宴席曲】;而喪葬時的念舞則僅見於少數西北門宦中-根據【循化誌】記載,『新教之異,念經則搖頭,念畢時則要拳舞手。其死而葬之也以足踏墳,視其升天入地之別。』-進而發展成以阿匐為中心的念舞。
搖碎頭

遊戲舞蹈可分為兩類:踏腳和坐舞。前者是類似回拳的體育遊戲-前身是「教門彈腿」-最早來自於回民出外做生意為自禦而發展出的防身術,以及作為冬季農閒時分的娛樂;並在門宦內得到進一步的形式化與系統化。坐舞,顧名思義,就是坐著舞-一般人們圍坐成一圈,輪番以雙人對舞的形式紓發情感;經常以「酒曲令」來伴舞;寧夏與甘肅也各不相同。

其實這次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傳統的回族舞蹈。在西北民大時看到的多為與其他民族舞蹈配合、輪番上陣,雖然相較於敦煌舞和藏族舞蹈,只有驚鴻一瞥,然而那個搖碎頭就足以抓住我的目光了。在北方民大的節目則是在傳統民族元素之上新創作的舞碼-固然在審美上相當迎合口味西化的當代年輕人,然而不免感到有點可惜、有點好奇它最草根性的樣貌… …兩支舞當中,貫徹【多彩的穆斯林少女】的精神是對真主安拉的崇拜-其動作與聲光效果讓人直接聯想到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禮拜。【攪團團】則是該校老師就西北回族農村生產活動的內容發想的舞蹈;帶著蓋頭的少女活潑俏皮、元氣十足地跑跑跳跳;與伊斯蘭教發源地的表演藝術大異其趣,相當具有中國地方特色-該校舞團曾因這支舞獲得全國大獎。
多彩的穆斯林少女

攪團團

而特地為本團安排的內容-敦煌舞講座-可以說是這『藝文參訪交流團』最畫龍點睛的節目了。因為敦煌舞,就正是以西北民大為搖籃孕育出來的。原來是甘肅藝術學院教師的高金榮老師在1978年,有感於敦煌石窟壁畫上舞蹈意象之豐富與優美而開始致力研究出來的-在1979年間,她多次前往石窟,白天進洞觀察、晚上則描繪舞姿圖像,並配合大量文獻資料做紙上的分析與琢磨,以徹底掌握敦煌藝術-作為表演藝術-的特點。

這種舞蹈不僅直接反映了敦煌壁畫在平面藝術上達到的成就,更是結合中華與西域舞樂特色的結晶。根據敦煌舞藝術研究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
內壁畫雕塑以中隋唐時代為豐,『敦煌舞』學派研究建立是以漢文化為基礎,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特點的古西中國古典舞韻教材主要是在研究繼承戲曲舞蹈和武術動作基礎上形成的。敦煌舞訓練教材則是依據敦煌壁畫舞姿創編的。他們都是現代舞蹈工作者對傳統舞蹈文化的一種追逐,都是在研究繼承和發展我中華民族舞蹈的優秀傳統,因而把敦煌舞列入古典舞範疇是順理成章的,只是它是具有西部特色的中國古典舞。確定敦煌舞「三結合」為其風格特點,並不是意味三者並重,而是以漢文化為基礎,融進西域特色,也就是突出的是我中華民族特性。』
舞蹈語言的特性-『在具體創編時,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我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風格,如眼神、手、頭部動作等都吸收了西域方面舞蹈的動勢。特別是訓練教材中始終注意貫穿「形神兼備」原則,並和「手、眼、身、法、步」有機地緊密結合,是最富有民族審美特點又富有訓練價值的。
具體動作解構-『敦煌壁畫中舞姿動作姿態的共同特徵,如:纖細、多樣、具有佛教色彩的手姿;柔曼多彎多稜角的手臂;出胯衝身下沈的S形和多曲線肢體;具有的東方人體美,雅緻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赤足和勾、翹、歪、開的腳形;別致的眼神;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的使用等,極具敦煌的特殊魅力。
(以上引號內文句皆節錄自【敦煌舞藝術研究協會】)

以下分享我負責記錄的敦煌舞講座之觀察/心得:

曾有人把這種舞蹈描述為「東方芭蕾」,因其強調女性優雅的舞姿。然誠如高老師形容的,「有曲有直,有開有合」-相較於芭蕾一貫的基本姿態:踮腳、站立、挺直的上身-敦煌舞更靈活、更柔軟、更有神-怎麼說呢?就我們觀賞所見,不只是動作本身,整個表演還配合了表情、神態、音樂;套句中國人的詞,就是「意境」-無論是基本動作還是完整的舞碼:舞者的表情是帶笑的;不是誇張的大笑,而是含蓄溫婉的微笑。神態是精神奕奕、神采飛揚的-充分演繹出天女的形象;音樂則是在中國的絲竹樂中又添加了些許西域風情的鼓點節奏,使得舞蹈在柔軟中又帶有抑揚頓挫。其靈活多變的特性讓整個演出特別能吸引住觀眾目光、屏氣凝神沉浸在天女的美當中。
圖說:敦煌舞創作-綵帶舞

  基本動作之外,老師讓研究生為我們呈現的主要曲目尚有:【思惟】和【金剛】。
  【思惟】這一首主要詮釋壁畫裡菩薩們沉思冥想的神態-開始和結尾的動作可見端倪;具體而言,就是「菩薩從畫裡跳出來」-本來沉思的菩薩隨著音樂節奏的進入開始舞動了起來。動作流暢優雅中帶有力道,而每個動作分解開來又可以是一幅畫、一座雕像、一個永恆-那分明是我們在書畫上看到飛天的姿態!有些動作看似輕盈,做起來實則不易,比如有個動作是正面看呈V字型(見下圖一);側臉對我們的舞者只有臀部著地、雙腿抬高在腹部前-著力點少、以致腹部肌肉必須很用力去支撐整個身體。我們一般人是撐不了多久,但她們必須撐得久還不會抖自是經過一番苦練;由此展現在四肢的肌肉線條相當具力與美的特點。行雲流水的演奏近尾聲,「菩薩們」又回到原來的姿勢:一手支著頭、一腳著地、一腳盤起-就是「菩薩思惟」的經典詮釋(見下圖二)-前後呼應得非常好。
圖說:身體V字


圖說:【思惟】動作分解

  而相較【思惟】的陰柔美,【金剛】就是英氣十足的展現了。如題所示,金剛代表的是陽剛力量;以舞蹈來詮釋則比菩薩多了許多男性化的動作;比如馬步蹲立、雙手作舉重之姿(見下圖)。而動作銜接上也比「菩薩思惟」有明顯的頓點、好比書法中顏真卿之於柳公權。透過這支舞,更把敦煌舞帶到另一個境界;突破觀者的刻版印象-其實這舞的特質是活的。

圖說:【金剛】其中動作

  另外還有一支舞就是身著專門表演服的舞群對於天女該命題的經典呈現;配和服裝讓人更有心盪神馳之感(如下圖)。但在這必須再次強調,感謝老師的用心安排,讓我們也瞭解到敦煌舞更多元的一面,進而對這西北民大的代表特色有更深的體會。


2012年7月中國西北行 (2):食在西北


小代代與羊肉串


甘肅與寧夏,雖然地理條件與文化招牌稍有不同,但論及飲食,卻有許多相似之處-關鍵就在於廣布境內的回民-這所謂具有回族風情的食俗具體而言,有三個重點:
    羊肉吃得多-代表菜色是「手抓羊肉」
    喜好麵食大於米食-油香、饊子是箇中代表;而最廣為人知的名菜則有「蘭州拉麵」
    嗜甜-例如:油香、饊子、麻花等。

吃了那麼多上述的東西,為了幫助消化,當然回族人自也有一套養生做法;各式食療自不在話下。最普遍的則彰顯在蓋碗茶」的飲用,其另有「八寶茶」之美稱。源於中國的飲茶風氣,在回民這邊也演化出了自己的一套。結合了地方特產與各式佐料泡成的蓋碗茶,是回族日常保健的小尖兵,據說經常飲用會有「健胃益腎、提神明目、益氣養血、抗禦風寒、延年益壽」之效-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超過!?但如果看看它的原料,您大概就可以理解了:枸杞明目、紅棗與桂圓補血、核桃仁、果乾與芝麻內涵黃金營養元素-亞麻仁酸;還有橘皮、冰糖等等可以提味潤喉-類似的組合在台灣早就已經被當是保健聖品而大賣特賣;所以這樣說八寶茶的效果絕對不會太誇張。中國境內許多百歲人瑞就正是回族,他們蔬菜未必吃的有南方人多、肉一定不比南方人吃得少,身體卻依然健康代謝良好;我想應該和平常的食療與保健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日常的飲茶習慣就是一例。
三泡台初體驗

這些都是在介紹回族文化的網站可以獲取的資訊-只是沒想到,這些資訊竟然可以如此活生生地體現在我們的旅途中;現在對照書面資料,會發現一路上自己一直和這些特色小食邂逅呢~比對起來有種興奮感;更希望如果當初行前輸入腦袋的資訊要是更多些就好了-或許有更多的驚喜呢。現在就讓我就吃過的與各位進行理論式的美食分享囉。

與我們同行的人大概都可以體會到「三日不知肉味」是怎樣的情狀-因為從南方小島來的大家平素實在沒吃這麼多肉-行程走到最後,看到再鮮美的肉都激動不起來了。北方人就這麼愛吃肉嗎!?有人如此問天-天不給你回應,我給:
這邊人愛吃肉其來有自。簡單來說有三大原因:
一、                根據伊斯蘭教規定,除了禁食肉類,還禁食狗、驢等不反芻的動物、凶禽猛獸和自死物、血液… …還有非經過宗教程序處理、非頌真主之名屠宰的動物也不行。羊反芻且性情溫馴,符合了基本的要求;根據回族宗教學者在【天方典禮擇要解】的介紹,說『凡禽之食榖者、獸之食芻者,性皆良可食』、『惟駝、羊具純性,補益誠多,可擬供食』由此可見伊斯蘭教對於飲食養性的注重。換句話說,就是西方人You are what you eat的體現,其實是相當文明的,不是嗎。
二、                回族在歷史上從事農牧業;畜養、販售與食用牛羊是生活的一部分;長久以來成為習俗。
三、                羊肉在食用價值、經濟價值之外還有顯著的食療功效-這對我們有在吃羊肉爐的同胞們應該不難理解。

除了羊肉本身之外,穆斯林處理肉類的慎重也是一重要原因。所謂清真菜,就是符合教規;清淨且純真的食物-無論是什麼肉都會經過這樣的宰牲定制:
屠宰牲畜的人必須是虔誠的穆斯林;屠宰前自身要先洗大小淨、宰牲前要念誦真主名-意思就是『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後切斷牲畜的食道、呼吸道與血管;待血放乾淨之後才能剝皮拔毛收拾之,而禁止用滾水燙毛皮。
經過這樣程序處理的肉,不僅在宗教上達到信徒的要求,也符合世人衛生的標準,因此清真肉食特別受人歡迎;於是清真飯館在這邊也相當普遍,也不僅為穆斯林而開。
西北民大歡迎晚宴-手抓羊肉

地方代表菜色「手抓羊肉」就是一道具有濃厚回族風情的佳餚-看到羊肉就知道。許多從小在台灣長大的人都不喜歡羊肉;原因是『羊肉有腥騷味!』-可是到了這邊卻能夠大快朵頤-我想這與宰牲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其烹調的方式不如南方精饌美食一般繁複:將羊身最美味的部分(前後腿、背子、脖子等五大塊)用冷水浸泡並洗淨血水後,放入熱水鍋中煮沸。水滾之後撈去浮沫;稍加調味即可上桌。上桌時還會再附以醬、醋、薑、蒜等調味而成的蘸醬,供客人沾著吃。而這手抓的精神就彰顯在這餐桌上-最標準的吃法-7/5在西北民大歡迎晚宴上我隔壁回族的馬校長如是示範:用洗淨的手直接撕著羊肉沾醬吃。這道美食作起來不難,而是以真材實料取勝-羊肉的新鮮與清潔是關鍵。而切成約莫長3吋、寬1.5吋的大小讓人用筷子難以駕馭、而比較適合用手直接上的做法更顯出了豪放不羈的北方風情,是讓手抓羊肉吃起來更有味道的關鍵所在。
其他以羊肉為號召的名菜還有燴羊雜碎、醬羊肉、全羊席、羊肉泡饃等等。但就我吃過的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在寧大夜市-羊蹄子。在這幾乎清一色清真的夜市裡,每個招牌的色調都以富回民風情的白和綠為主;上面的字樣更是揭示了與伊斯蘭教的淵源:哈記、穆薩、馬記等等。無一例外都標示著清真與月亮符號;穿梭在食客間的是帶著禮帽的穆斯林小二、掌爐的是帶白帽續山羊鬍的大叔… …
結束一天在外奔走的「文化」行程與吃了幾天大菜之後,我們莫不期待來到夜市品嘗真正的在地口味-於是有人提出「羊蹄子」-本來我還有點怕;畢竟這部位是沒有吃過的-可是幾杯炸彈桶(西夏)淡啤酒後,這羊蹄也被我吃出一番心得了:是為充滿膠質、對皮膚非常好的養顏聖品也!而滷得非常入味的醬汁則是精華所在,會讓人想把骨頭都吸吮得乾乾淨淨-自然吃這種東西是不能用筷子的了;我們用(本來應該是手扒雞手套但顯然店家懶得準備)塑膠袋包住手、雙手直接拿起羊蹄啃-那個爽快和印象之深刻-若說三刀蜜代表我個人的蘭州,那羊蹄就是我銀川的味覺印記了。
寧大夜市-羊蹄初體驗

喜好麵食可以說是受長期的地理條件制約所形成的。時至今日,倒也發展出多元精緻、獨樹一格的麵食傳統;在此也充分顯現出回族人的智慧與巧思-一種食材多種做法、一種品項多種口味、還有的是在長期與其他民族交流中學習得來的;比如:餃子、餅子與包子燒賣等等,都有具回族特色的版本在這邊可供我們品嘗與比較。根據主要的類型與做法可分為三大類:
    油香、饊子等炸貨
    餛饃、乾糧饃等烙蒸兼貨
    拉麵、手拗麵等煮貨

若說滷肉飯之於台灣人、饅頭之於山東人、火鍋之於重慶人,那油香就是回族人最具代表性的飲食符號了;這種食物不只做為點心,更因為儀式上的意義而成為每個回族聚居區不可或缺的食品,且在中國境內的回族自治聚落裡各有千秋。
就像是台灣的收涎餅、麻佬、發糕、喜餅等等,在回族人重要的日子裡-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孩子滿月、割禮、結婚、喪禮等等-都少不了應景的油香。
與所有標榜「清真」的食物遵循相同的規矩,炸油香的人必須在之前先做過大小淨;食材的準備上也不能馬虎。

有資料指出,『西北地區的回族在炸油香時,會在發酵麵糰裡調入適量的香油、雞蛋、薄荷葉等。在炸甜油香時還要加入紅糖、蜂蜜;拌在一起、揉成團、然後桿成大小厚薄一致的圓餅狀。成型後,用刀在中間穿2~3個孔-之所以這樣做,有傳說道-穆聖創教時期,為避免宰一有功勞的單峰駱駝,於是在油香上切兩個刀眼做頂替。』吃的時候,則習慣用手掰著吃;而非我們吃麵包時習慣的動作:拿在手上、直接就著口吃-從吃法來看,也是油香和其他文化麵食不同的特色之一。
我們在西北回族地方最常見到的就是粗細如蝦味先、味道微甜、質地酥脆的版本-取其形狀及味道-這種油香象徵的是:吉祥幸福、團結友誼與安樂歡慶-與追念亡者時用的油香又有區別。

饊子亦是回族待客、送禮、過節的傳統食品。這據說是源自漢族的飲食文化:漢代時期就有以糯米煎製的版本,叫做「寒具」。而後隨著時間推移,又發展出各色各樣在地的口味。在這邊最常見的就是在接待客人時隨著蓋碗茶端出的饊子。這饊子的製作挺費工:
『麵粉裡要先放入適量的鹼水-目的在於讓成品口感更脆硬、上色更深更光亮-還要加入紅糖、蜂蜜、花椒等原料熬成的水;而後加進雞蛋及芝麻和麵、反覆揉壓,搓成粗條在盆中醒麵。待麵醒,油鍋也熱的時候,就要切分麵糰、每糰搓成細線、從每條細線中間對折成並列的兩股、再向中間對折,形成並列的四股;纏繞在筷子上下鍋油炸… …
這些饊子不僅集色香味於一體-香香甜甜又脆脆-就連外型也可以是講究的;麵花藝術就是回族麵食藝術化的表現,是一種兼具內外、非常受歡迎的民族美食。

炸貨類還有其他項目在此族繁不及備載;卷煎餅、酥盒子、卷果、油糕等等,待我下次去親自體驗了再回來跟大家報告囉。

麵食中的烙蒸煎貨種類繁多,最有名的是寧夏回族的餛饃和乾糧饃。饃類在伊斯蘭文化中的普及在這就不用多提了,各個地方都有在地特色的饃可說,比如上次我在塔吉克天天當主食吃的Non與印度人的Naan也都是「饃」。而在這次旅行中,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到達蘭州第一晚,齊處長為我們帶來消夜之一的-鹽酥燒餅與綠豆沙燒餅。與台灣小吃習慣的煎炸小點不同,這種用烙的餅,表皮有煎炸小點的酥軟,卻不會油膩;帶點爐烤的焦香,對於我這種南方孩子來說是特別驚艷的口味。而酥盒子,就屬我們在7/5西北民大參訪前午餐時的韭菜盒子最讓我激動-處長幫我們點了菜單上的韭菜包,道地台灣人想到的通常是水煎包/韭菜盒子那種-結果一上來的是表皮金黃、形狀與大小宛如燒賣的炸餃子!用筷子掰開,裡面有著清甜嫩綠的韭菜和成末的炒蛋,而沒有我們習慣的冬粉以及油膩感。讓平常不愛韭菜盒子的我大為驚喜、忍不住拍照留念-什麼時候還可以再回來吃這麼好吃的「韭菜包」呢?

韭菜盒子

至於拉麵、手拗麵及煮貨,就不能不提發源自蘭州回民的牛肉拉麵。做為一種回民小吃,這麵以在蘭州、臨夏的最為正宗;並且風靡全國。在台灣街頭也有不少掛名蘭州拉麵的食肆,然其口味還是比較偏台式的、注重的點也不大相同。舉辦過數屆牛肉麵節的台灣,最重視的評選項目之一就是牛肉;而在這所謂牛肉拉麵發源地的蘭州,強調的則似乎是「拉」麵-麵的手藝才顯示出真功夫。當我們7/7在與甘肅民委會宴席上,蘭州牛肉拉麵端上來時,齊處長提示我們,這麵的特點: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各代表了什麼?
答案是:湯清、麵白、辣子油紅與青蔥綠。
在座的學員們看到了這一晚活色生香的牛肉麵都忍不住食指大動、立馬用湯匙開始撈-可是撈不著牛肉!-我隔壁坐了一位甘肅民委會幹事的小陳,他跟我說,這湯才是精華-見不著牛肉,因為牛的精華都拿來燉湯啦。我麵吃不下可以,但湯要多喝。本來看到那泛著鮮紅油光的湯,預期心理就是:辣,在小陳的鼓勵下我半信半疑地喝下去才發現並不然-這辣子油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香氣、襯出湯的鮮味。而配著青蔥,這湯入口十分清爽,完全有別於我們對所謂牛肉麵的刻版印象-我在這邊要為之前對牛肉麵的誤會道個歉;原來我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呀~牛肉麵,可不只有紅燒跟清燉那麼簡單!

手抓羊肉

至於愛吃甜食,則又和穆斯林這一身份息息相關。繼承了伊斯蘭教發源地阿拉伯嗜甜的習性,這邊也有「哈魯瓦」(Halva)-在廣大阿拉伯/小亞細亞地區意為「甜」的這個字,來到中國西北回族聚集的地方,則做為甜食的統稱。一般在做油香、饊子、麻花中都會加入蜂蜜、紅糖;還有填入糖餡、棗泥餡與豆沙餡的各式餅類就是最明顯的體現。在許多學員在這趟旅程後期都跟澱粉類說不的情況下,我卻依然在北方民大教工餐廳自助早餐中忠實追隨的,就是這些迷人的甜餅!有別於西點的重甜與油膩,這兒的餅顯得微甜、樸實簡單而耐吃… …這約莫是在這幾天舟車勞頓、四處奔走後,我卻依然瘦不下來的原因吧。但是如果再來一次,我想我還是不會錯過的,呵呵。

回族麵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這次去是開了眼界-但還沒有全都看/吃遍-勢必要再回去的-我們這次主要停留在寧夏的首善之都銀川,雖名為回族自治區,但寧夏的首都卻以漢人為主;路上沒幾家清真寺-所以下次應該要來拜訪一下同心、固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