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講座~曼妙的開場 |
作為中國大西北隘口,甘肅寧夏自然也成為了熙來攘往的民族走廊。少數民族聚居處素有歌舞海洋之美名-自是我們此行「藝文參訪」的重頭戲。
我們這次主要拜訪的有兩所民族大學;顧名思義,其要務是民族工作:不只在研究與維護少數民族文化,更在招收與培養中國境內少數民族人才-號召是「收齊56民族的學生」,因此相較於重點高校,民族大學裡學生組成的多樣性豐富許多,且學校特色研究項目也多和民族文化有關。
我們這次訪問重點的兩所民族大學,第一所是位在蘭州的西北民族大學;我們參訪的兩個校區中-榆中和城關-以後者的音樂舞蹈學院最廣為人知;除了有基本少數民族的樂舞研究,最為人津津樂道且聞名海內外的就是以在地文化特色為靈感創發的敦煌舞。此外特殊的歷史地理脈絡更使其成為國內藏學研究的重鎮-唐卡研究工作室和典藏大藏經的藏經閣是學校引以為傲的資源。
第二所是位在銀川的北方民族大學,重點自然是西夏學和回族文化。在這所學校的參訪行程中,我們還見識到音樂舞蹈之外的專業-競技體育-是在中國武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藝術表演形式。雖然這次沒有看到傳說中「崑崙派」的回族武藝,可是在我們眼前的各個是全國/世界冠軍的練家子,並且呈現出各種令人心驚膽戰、屏氣凝神而後大呼過癮的演出;能夠親眼欣賞到這宛如電影場景的高難度動作,我們委實也沒啥遺憾了。
在開始理性介紹舞蹈之前,我想先感性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動;很高興自己有機會來到這少數民族文化之鄉(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回族與藏族)、親眼見證其表演藝術的精湛動人-因為一般傳到台灣來的,大多都是為討好大眾而已「改良」的版本;除了西化,舞者也油條許多,表演的文化內涵與神韻喪失了不少。而在這民族高等學府,不但有地道的少數民族學子親自演出;其受到的學院派訓練也使他們表演素養高出市面上民族樂舞班子不少。固然微笑每個舞者都做得到-但我想你懂我的意思-關於笑臉面具和發自內心微笑的區別。
表演[金剛]的男舞者 |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在跳「天葬」的男舞者們。這支舞碼是以傳統文化題材為基礎創作而成,相較於其他民間舞蹈表演,是比較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詮釋;其感情的層次也超越了昔時慶祝性質舞蹈的歡欣鼓舞之情-這支舞傳達出的是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欲表達的是對解脫輪迴的追尋。扮演空行使者-禿鷲-的男舞者們,不僅生動地呈現出鳥的神態-振翅、聚食、翻飛、停駐等等-臉上的神情說明了他們對於角色的投入!在此我完全詞窮;只能用「帥氣」一言以蔽之。在西北民大看完一整個舞蹈講座,我整個人激動不已、一天之內都難平復-不是所有藝術都能感動人心;能感動人心的,更超越藝術之名-我在今天感受亦如是。那以下就讓我依照我們此行現場觀賞/參與過的舞碼,簡單為您介紹囉。
藏族舞蹈
回族舞蹈
敦煌舞
這三種舞當中,以藏舞最為知名,「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句俗諺具體而微地說明了藏族能歌善舞的天性,也因此在歌舞表演藝術的根基特別紮實。而回族舞蹈,鑒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因此開始較晚,細膩度自然不比藏族;卻在特殊的風土民情條件襯托下顯得別具風彩。而敦煌舞就更不一樣了,那是以古代壁畫為靈感而創作的一種特定風格舞蹈;如果就開始的時代而言,明顯是當代藝術,然從內涵來看,卻是十足地古典。現在就讓我個別為大家說明:
藏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多有地方特色,在此僅就我們旅途中親眼看到的,再配合一些文獻資料給大家介紹。藏族民間歌舞的關鍵字先來介紹給大家:
魯:歌
諧:歌舞
卓:舞蹈
而藏傳佛教文化當中的「羌姆」(cham)則是一種儀式性舞蹈,在各種重要的佛教祭典當中由僧人演出。由於此次我們看的主要是民間歌舞,因此這部分就先略過了。僅就諧與卓的部分,還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形式,比如:
弦子舞:可說是一種踢踏舞,其中以康區的「康巴諧」為代表。
果諧:果(skor)在藏文的意思是圓圈、環繞的意思,因此所謂果諧、果卓都是是指圓圈形的歌舞。為人所知的「鍋庄」其實就是果卓的另一種音譯。
朗瑪諧:城市的歌舞,因其首先在拉薩開始流行著稱。這種形式的歌舞則以歌為主、應用與彈性也較廣。在衛藏天氣好或是大日子時經常可聽到林卡內優美抒情的彈唱,就是這種「朗瑪諧」。
即使風格多樣,藏族民間舞蹈作為一個整體依然具有高度辨識性,正因為共通的舞蹈語言;其中最基本的動作就是:
三步一踏
後撤前踏
倒腳輾轉
四步回轉
衣服經過改良的鍋庄舞示範 |
在大西藏農村與牧區-安多與康;當今行政劃分中的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的藏族自治地區-流行的圓圈歌舞(果卓),基本上就是由這些動作加上一些變化組合而成的。共通表現為:群眾拉手成圓,伴隨男女輪流領唱與合唱、配合上述的舞蹈元素,在篝火邊或青稞酒缸旁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比起其他表演意味濃厚的舞蹈而言,這算是相對簡單且參與性頗高的了;非常適合大家一起嗨。但我也是到了甘南桑科草原上才發現,其實是有難度的!至少就我這種天生沒有舞感又欠缺節奏感的都市俗而言,不容易啊… …首先是體能。桑科草原海拔約莫3000米;雖然空氣稀薄程度不比拉薩,然對久違高原兩年的我而言,也夠緊張的了-更何況還要唱要跳要派對。只見帶著我們的藏族青年男女貌似輕鬆地舞袖、跳躍、轉身、頓足,我們這些平地弱雞不管怎樣都慢半拍。想到文獻上說過-藏人在鍋庄晚會上還可以連跳三天三夜-我震驚了:在這種海拔以這種運動量啊啊啊!我們平地人的體能在此完全被比下去了(或是說,能比嗎!?)而且這種舞蹈在親自實作了之後才發現,沒有看起來那麼容易-節奏和累人的程度皆然-一整個鍋庄晚會自然不會一首歌跳到底,而在跟上這首歌的節奏和動作之後,下一首歌又來了。半小時以後,僅著兩件衣服的我已經在十幾度的高原上氣喘吁吁、額角冒汗了-草原藏人的體能可見一斑。
旁邊那位是牽著我的手帶我跳舞的小哥~ |
回族舞蹈又是另一回事了。回族的先民來自能歌善舞的波斯、阿拉伯民族;具有良好的舞蹈根基。回回民族在中國初形成之際-相當於唐代-就有了流行於西域的樂舞;楊貴妃唐明皇愛看的胡旋舞就是其中一種。元代時穆斯林社經地位的提高充實了文化各方面的內容,舞蹈水平亦達到了一個高峰。惟清代之後一直到民國前期,在政治對於該民族的壓抑的情況下,既沒有了民族識別標誌,遑論民族文化與藝術的發揚。因此回族樂舞的復興算是比較近代的事了。從舞蹈的目的和性質可以分為三種:
宗教功修舞蹈
禮儀舞蹈
遊戲舞蹈
而基本動作則有:
搖碎頭
屈伸步
花兒手、扭腰
先從客觀角度說起。「搖碎頭」是最經典的回族舞蹈語彙-源於唸經時自然產生的一種動作(如猶太教學生唸經時前後擺動身體)。「屈伸步」有一說是在長期與漢族共處、吸收了漢族舞步(八大光棍)演變而來;另有一說是文藝工作者針對回民活動的形象-生活在高低起伏的山野間,回民有屈有伸的行走律動-加以藝術化的表現。「花兒手」來自鳳凰、蝴蝶舞動的形象。回民將這些生物視為吉祥的象徵,因此不但在手工藝(繪畫、刺繡)上多所表現,在舞蹈上也有相應的動作;扭腰亦可解讀成生活動態藝術化的提煉。
由以上三種動作為骨幹,衍生出不同場合適用、不同形式的舞蹈。從西北地區門宦中發展出的,就是宗教功修舞蹈。之所以特別強調地域性,乃因大多伊斯蘭教派普遍認為信徒不應「觀戲聽樂,唱歌唱曲」;覺得那是對真主的不敬。因此這種具有蘇非派神秘主義特質的修道方式,只存於西北少數門宦中。這種宗教功修舞蹈可歸於「念舞」類別-透過音樂與舞蹈,期達到神人合一的境界。
禮儀舞蹈依場合簡單可分成婚嫁和喪葬時的舞蹈。在西北地區回民的婚禮與慶典中不可或缺的是【宴席曲】;而喪葬時的念舞則僅見於少數西北門宦中-根據【循化誌】記載,『新教之異,念經則搖頭,念畢時則要拳舞手。其死而葬之也以足踏墳,視其升天入地之別。』-進而發展成以阿匐為中心的念舞。
搖碎頭 |
遊戲舞蹈可分為兩類:踏腳和坐舞。前者是類似回拳的體育遊戲-前身是「教門彈腿」-最早來自於回民出外做生意為自禦而發展出的防身術,以及作為冬季農閒時分的娛樂;並在門宦內得到進一步的形式化與系統化。坐舞,顧名思義,就是坐著舞-一般人們圍坐成一圈,輪番以雙人對舞的形式紓發情感;經常以「酒曲令」來伴舞;寧夏與甘肅也各不相同。
其實這次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傳統的回族舞蹈。在西北民大時看到的多為與其他民族舞蹈配合、輪番上陣,雖然相較於敦煌舞和藏族舞蹈,只有驚鴻一瞥,然而那個搖碎頭就足以抓住我的目光了。在北方民大的節目則是在傳統民族元素之上新創作的舞碼-固然在審美上相當迎合口味西化的當代年輕人,然而不免感到有點可惜、有點好奇它最草根性的樣貌… …兩支舞當中,貫徹【多彩的穆斯林少女】的精神是對真主安拉的崇拜-其動作與聲光效果讓人直接聯想到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禮拜。【攪團團】則是該校老師就西北回族農村生產活動的內容發想的舞蹈;帶著蓋頭的少女活潑俏皮、元氣十足地跑跑跳跳;與伊斯蘭教發源地的表演藝術大異其趣,相當具有中國地方特色-該校舞團曾因這支舞獲得全國大獎。
多彩的穆斯林少女 |
攪團團 |
而特地為本團安排的內容-敦煌舞講座-可以說是這『藝文參訪交流團』最畫龍點睛的節目了。因為敦煌舞,就正是以西北民大為搖籃孕育出來的。原來是甘肅藝術學院教師的高金榮老師在1978年,有感於敦煌石窟壁畫上舞蹈意象之豐富與優美而開始致力研究出來的-在1979年間,她多次前往石窟,白天進洞觀察、晚上則描繪舞姿圖像,並配合大量文獻資料做紙上的分析與琢磨,以徹底掌握敦煌藝術-作為表演藝術-的特點。
這種舞蹈不僅直接反映了敦煌壁畫在平面藝術上達到的成就,更是結合中華與西域舞樂特色的結晶。根據敦煌舞藝術研究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
『內壁畫雕塑以中隋唐時代為豐,『敦煌舞』學派研究建立是以漢文化為基礎,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特點的古西中國古典舞韻教材主要是在研究繼承戲曲舞蹈和武術動作基礎上形成的。敦煌舞訓練教材則是依據敦煌壁畫舞姿創編的。他們都是現代舞蹈工作者對傳統舞蹈文化的一種追逐,都是在研究繼承和發展我中華民族舞蹈的優秀傳統,因而把敦煌舞列入古典舞範疇是順理成章的,只是它是具有西部特色的中國古典舞。確定敦煌舞「三結合」為其風格特點,並不是意味三者並重,而是以漢文化為基礎,融進西域特色,也就是突出的是我中華民族特性。』
舞蹈語言的特性-『在具體創編時,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我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風格,如眼神、手、頭部動作等都吸收了西域方面舞蹈的動勢。特別是訓練教材中始終注意貫穿「形神兼備」原則,並和「手、眼、身、法、步」有機地緊密結合,是最富有民族審美特點又富有訓練價值的。』
具體動作解構-『敦煌壁畫中舞姿動作姿態的共同特徵,如:纖細、多樣、具有佛教色彩的手姿;柔曼多彎多稜角的手臂;出胯衝身下沈的S形和多曲線肢體;具有的東方人體美,雅緻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赤足和勾、翹、歪、開的腳形;別致的眼神;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的使用等,極具敦煌的特殊魅力。』
(以上引號內文句皆節錄自【敦煌舞藝術研究協會】)
以下分享我負責記錄的敦煌舞講座之觀察/心得:
曾有人把這種舞蹈描述為「東方芭蕾」,因其強調女性優雅的舞姿。然誠如高老師形容的,「有曲有直,有開有合」-相較於芭蕾一貫的基本姿態:踮腳、站立、挺直的上身-敦煌舞更靈活、更柔軟、更有神-怎麼說呢?就我們觀賞所見,不只是動作本身,整個表演還配合了表情、神態、音樂;套句中國人的詞,就是「意境」-無論是基本動作還是完整的舞碼:舞者的表情是帶笑的;不是誇張的大笑,而是含蓄溫婉的微笑。神態是精神奕奕、神采飛揚的-充分演繹出天女的形象;音樂則是在中國的絲竹樂中又添加了些許西域風情的鼓點節奏,使得舞蹈在柔軟中又帶有抑揚頓挫。其靈活多變的特性讓整個演出特別能吸引住觀眾目光、屏氣凝神沉浸在天女的美當中。
圖說:敦煌舞創作-綵帶舞 |
基本動作之外,老師讓研究生為我們呈現的主要曲目尚有:【思惟】和【金剛】。
【思惟】這一首主要詮釋壁畫裡菩薩們沉思冥想的神態-開始和結尾的動作可見端倪;具體而言,就是「菩薩從畫裡跳出來」-本來沉思的菩薩隨著音樂節奏的進入開始舞動了起來。動作流暢優雅中帶有力道,而每個動作分解開來又可以是一幅畫、一座雕像、一個永恆-那分明是我們在書畫上看到飛天的姿態!有些動作看似輕盈,做起來實則不易,比如有個動作是正面看呈V字型(見下圖一);側臉對我們的舞者只有臀部著地、雙腿抬高在腹部前-著力點少、以致腹部肌肉必須很用力去支撐整個身體。我們一般人是撐不了多久,但她們必須撐得久還不會抖自是經過一番苦練;由此展現在四肢的肌肉線條相當具力與美的特點。行雲流水的演奏近尾聲,「菩薩們」又回到原來的姿勢:一手支著頭、一腳著地、一腳盤起-就是「菩薩思惟」的經典詮釋(見下圖二)-前後呼應得非常好。
圖說:身體V字
圖說:【思惟】動作分解
而相較【思惟】的陰柔美,【金剛】就是英氣十足的展現了。如題所示,金剛代表的是陽剛力量;以舞蹈來詮釋則比菩薩多了許多男性化的動作;比如馬步蹲立、雙手作舉重之姿(見下圖)。而動作銜接上也比「菩薩思惟」有明顯的頓點、好比書法中顏真卿之於柳公權。透過這支舞,更把敦煌舞帶到另一個境界;突破觀者的刻版印象-其實這舞的特質是活的。
圖說:【金剛】其中動作
另外還有一支舞就是身著專門表演服的舞群對於天女該命題的經典呈現;配和服裝讓人更有心盪神馳之感(如下圖)。但在這必須再次強調,感謝老師的用心安排,讓我們也瞭解到敦煌舞更多元的一面,進而對這西北民大的代表特色有更深的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