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印度體驗也算圓滿了之人生烙賽體驗巔

印度藥房初體驗
雖然說這次來到印度就症狀不斷不過都不至於影響體力,頂多擤鼻涕啊鼻涕倒流啊喉嚨怪拐之類。一直到離開柯欽的那一天 - 究竟是之前累積的病灶一次性大爆發呢,還是排毒機制;什麼星逆行之類,或真的單純只是因為吃壞肚子,總之這次痛的程度是(成年以來有記憶的)第一次;誇張到讓坐在馬桶上的我開始覺得以後還是不要生小孩好了(被吐槽說沒分娩過懂什麼)。以前看過笨版上一篇文章說腸胃正常的弟弟因為好奇使用了人生浣腸而有了被撒旦肛的終極體驗 - 在蹲廁所的那個摸們我也有了這樣的既視感。
朋友在我們到達印度最後一站的飯店曾說“這這次我們就剩腸胃藥沒開了” — 悲慘的一語成讖由此開始。
其實我的姨媽貌似因為這幾天的奔波操勞而混亂,明明出行之前來過了,偏要再來一次;硬是要在最後一天嘎一腳湊熱鬧。也可能是因為姨媽副作用,我在旅行結束前兩天特別不舒服,身體重重的啊,輕微發燒喉嚨痛等等讓我無法在外玩太久。在飯店附近藥房買了衛生棉(也是第一次!店主用報紙包起來,很像小吃外帶)以後就早早回房耍廢用網路。想說疲勞只是因為失血吧。
Munnar即景

貪圖方便晚餐在飯店附設餐廳點,也因為我們來到印度漁水之鄉覺得此行沒吃到特色菜好像少了點什麼,於是特別點了芒果咖哩蝦跟炸魚薯條 - 這是重要的導火線 - 明明在中國漁網那邊就看到沿路魚販的狀況(天知道曬在路邊多久了,還有盤旋不止的蒼蠅)甚至濃重的腥臭味(基隆啊南寮的魚市的真的算鮮美了)都在在警示我們 - 我也不知道腦筋是被什麼弄短路,竟然覺得餐廳處理的應該沒問題 - 那可是同樣的貨源啊老天(現在很想戳當時自己的太陽穴)- 這餐快吃完時直腸子的朋友馬上表示沒胃口,開始了他在印度的第一炮。消化比較慢的我隔天早上六點被便意叫醒;進廁所不久後隨即開始體驗到這威力。加上姨媽的推波助瀾,我覺得甚至比另外兩位也吃到魚的朋友嚴重許多。
感覺在廁所待了一世紀之久。連室友敲門我都無法回話;整個人陷入意識與身體快要分離的恍惚狀態。一度痛到我想直接在地上蜷曲 - 可是我的屁股還在馬桶上,有實行的困難 - 那一個收縮啊真的是惡魔拿著馬桶疏通工具使勁在吸子宮一樣(還是腸胃?我生物不好)我的冷汗直流眼神死 - 分娩如果比這個痛那我孩子還是別生這種念頭都有了。上完出來眼神蠟黃嘴唇慘白身形頹敗,宛如大病初癒(然而並沒有)。
早上與其他朋友交換情報才發現吃到海鮮的貌似都中獎,只是程度不一。(反而前幾天吃路邊攤販都好好的)於是我們終於開了止瀉藥 - 有別於我初次在印度的強健(還便秘),這次可是林黛玉再世,什麼藥都吃了,把過去一年的額度大方用盡。躺在我睡過的地方,朋友都聞到藥味 Orz 

Kochi Fort海岸堤防日落

如果說每個旅者初訪印度都會烙賽,那我想我的印度體驗也算完整了吧?同時也再度教導了我對印度永遠要保持謙卑的姿態 - 別以為你很懂她就能駕馭她!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在印度邂逅耶穌基督

中華文化之外, 在Kerala讓我最感興趣的則是天主教文化! (請參相簿裡的照片) 當我們從Munnar到Thekkady最明顯的差異除了共產黨紅旗(Kerala是共產黨政府) 之外, 就是路邊小而美, 繽紛別緻的天主教教堂. 雖然說是天主教, 不過又跟我們認知的天主教不盡相同. 據說早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達伽馬把天主教帶到這塊大陸之前, 公元53年聖多默就在Kerala佈下天主教的種子. 一開始當達伽馬發現這塊偏遠大陸上有人也信耶穌很高興, 雙方也交換了禮物, 然而後來他卻發現許多差異, 矛盾與分裂因此產生. 其實早在公元一世紀之後, 在印度這邊聖多默教會的宗徒與東方教會保持一定的通信, 所以這邊教會的禮儀與教理更接近東方的教會, 因此被歸為東敘利亞禮, 而後葡萄牙人建立的拉丁禮天主教區亦在果亞及柯枝生根茁壯, 而為多元文化紛呈的印度次大陸抹上鮮明的一股色彩. 

當我們從Vembanad湖上岸, 終於有機會能夠好好逛逛教堂, 在對這些不同儀禮一無所知的情況下, 我們跟當地人問到的第一家教堂正是拉丁教堂 (Santa Cruz Basilica) 也是Kerala公認最美之一的教堂. 而在教堂外詢問耆老走路距離以內是否有另外的教堂 – 英文發音近乎完美感覺是教會人員的先生告訴我們500公尺之外有個 “Syrian church” – 回來辜狗以後才恍然大悟! 在這第二家教堂 – 也是我們旅途第一個入內參觀的敘利亞-馬拉巴里教會中, 突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當年看過的功夫小蠅(Eega, 2012)裡面男主角煞到女主角其中一個場景啊~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印度天主教徒, 印象很深刻. 沒想到三年後的今天有機會躬逢其盛. 

【開眼界】來到Allepey發現好多天主教教堂,甚至多於印度教寺廟,本來只是抱著有就看看的心情,先去了一個全白而嶄新的教堂,逛完後問教堂外的人才知道這是個拉丁天主教教堂;跟我認知的天主教教堂倒是相去不遠。很美很大還有漂亮的彩繪玻璃這樣。回答我們的人說想看教堂附近半公里外還有個 “Syrian church";覺得這距離並不遠於是決定走過去看看。剛好到的時候這教堂正在舉行儀式。走進去側拍,發現跟前面那家有顯著的不同,就我淺薄的基督宗教認識,如果上面那家是典型的天主教,我覺得這家更像東正教。同時心中好奇這教堂跟敘利亞(Syria)到底有什麼關係。回去科普才知道在喀拉拉邦的主要教派大有來頭!!!以下為維基節錄:
「於公元53年,聖多默宗徒(英語:St. Thomas the Apostle ,又稱聖多馬)來到今天印度的咯拉拉邦。他在當地傳教,並在印度不同的地方建立基督教會,而當時主要在咯拉拉邦和奎隆等。
由於,早期聖多默教會信徒,與後來被稱為東方教會有一定的通信。使該教會的禮儀及教理,與其她東方教會非常相似,所以學者將她歸類為東敘利亞禮。但該教會還保留一定的獨特性。
於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英語:Vasco da Gama)到達印度西部的卡里卡特。他和傳教士,除了在馬拉巴發現聖多默教會的基督徒外,在印度其他地區都沒有發現基督徒。他們第一與該教會接觸時,非常友好,並互相交換禮物。後來,由於該教會與拉丁禮的天主教會在禮儀和教理方面有一定的差異。而且葡萄牙傅教士開始干預;他們懷疑印度的基督徒是異端。要求將該教會的禮儀和管理改用拉丁禮方式,並斷絕與東敘利亞的通信。使相方關係越來越緊張。
於1533年1月31日和1558年,葡萄牙在果亞和柯枝成立拉丁禮天主教教區。希望可以從而加強對聖多默教會的信徒的管理。當時,喀拉拉邦教會被定為是來自波斯景教,即異端。
聖多默教會抵抗天主教會的拉丁化。於1653年,該教會的副主教宣佈,該會信徒不會再聽從耶穌會主教的說話。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神職人員和信徒,還是留在天主教會內。他們就組成現今所認為的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yro-Malabar_Catholic_Church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阿育吠陀初體驗

來到孕育印度古典醫學Ayuvedic的故鄉Kerala一般旅遊手冊是建議觀光客花個幾千盧比進行精油按摩等等療程的。那種椰影搖曳的高級度假僻靜村,迎接真正高級正統的阿育吠陀體驗。
然而,我們此行並不走奢華路線,反之,是入境隨俗+精實背包客風。所以其實所謂阿育吠陀並不在我們的規劃裡 - 
直到在Munnar感冒症狀大爆發的呆胞- 本來我待過一次印度覺得沒什麼問題所以這次什麼藥都沒帶 - 殊不知在這接連幾天的溫差/冷水洗澡洗頭/沒吹頭以及各種奔波,我竟然感冒了,而且還是幾年沒一次的那種。喉嚨痛鼻涕倒流有痰就算了還加上時不時被汽油味刺激的噁心嘔吐感。(也重溫了挖吐手感)同行的攻城獅
朱同學第一次來,帶的藥品很齊全,結果都被我吃得差不多 = = 據印度友人說坐在我躺過的地方都問得到藥味就知道我這林黛玉是多麼入戲。而下飛機就開始暈車到Bodi第一晚就開始喉嚨痛的朱同學,也是各種症狀接二連三上來。說到這裡,不禁覺得跟我們一起快十天的印度一家實在很勇健,不僅適應各種環境,面對病毒貼身相處也完全沒事!覺得我平常實在練心酸的。
好不容易終於離開要穿皮衣的Munnar來到熱情洋溢的海灘,感覺已經好多了。藥品庫存快要沒有的情況下,喉嚨依然不舒服的我們決定試試看所謂阿育吠陀。
隨便打聽一兩家雜貨禮品店就有了而且一罐還只有臺幣幾十塊錢!一開始聽到覺得有點訝異… 姑且不說是藥,哪有這麼便宜的保健食品啊!!抱著反正不可能更糟的心態我們用小指挖起來試了試(並沒有像台灣包裝精緻提供小湯匙,我們跟店主要,他竟然直接從後面他家廚房拿出家用不鏽鋼湯匙表示可以送我們 ==) 一入口像枇杷膏,吞進去有種微辣的餘韻跑上來;重點是感覺還不錯欸滿舒服的溫熱感。連續吃了兩天,竟然也有好轉的感覺 - 但也可能是溫暖天氣的幫助吧 - 總之這以不到100盧比得到的阿育吠陀小物感覺相當物超所值 www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碎念 : 南印二三事

                           

【南印紀行:再一個印度初體驗達成:原來印度的內衣長得像木蘭飛彈】因為訂婚儀式那天行李還沒到我沒有內衣可以換,於是只好麻煩當地人幫我張羅。帶我去訂做blouse的姐姐先帶我量完blouse尺寸以後帶我走進一家看起來也只是賣莎麗跟布料的店家,原來內衣都收起來在櫥窗下!這樣是怎麼選啦~ 看來印度對女人還是相當不方便的地方,特別是在鄉下小鎮更是如此;甚至看不到騎摩托車的女生 - 在這點到點之間有點距離的小鎮女人只能搭乘老公或是兄弟的機車或是叫嘟嘟車實在太綁手綁腳了。甚至沒有讓我試穿的意思是有多不好意思!然而在我拿回飯店以後(很羞澀地說,連這個人衣物都是新郎的女生親戚付的錢!)展開以後震驚了。那麼尖挺那麼突出……這是木蘭飛彈吧 Orz 一度很猶豫要不要穿。然而行李還沒到,為了穿莎麗,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我還是穿上去了。幸好blose外面還罩著厚厚的一層布所以並不明顯(甚至我懷疑其他阿姨大姐也是這種布辣甲 XD)


【南印紀行:食物關鍵字// idli dosa vada】我想idli vada uttapam就是他們的火腿蛋蛋餅燒餅油條一類的吧。當地人天天吃習以為常但是外地人吃超過三頓就膩了(但是我們早餐還不是都那幾樣 XD)從來沒有這麼徹底地(必須)用手吃飯:以往在沒有當地人陪伴的情況下為了方便都直接拿刀叉湯匙,來到南印以後基本上餐廳或是主人家就是再自然不過地給你放上芭蕉葉跟水,隨著幾餐下來我們也從善如流地用礦泉水/飲用水先倒一點在右手掌上擦拭葉子(像我們在快炒店先用紙巾擦拭餐具的概念吧)然後以手為餐具(集刀子叉子湯匙於一身)進食。若非主動要求或是吃相太難看,人家是不會覺得需要送上餐具的。所謂的用手感受食物的淋漓盡致莫過於此。許多外國人對印度用手進食的刻板印象是很髒,但是跟當地人待過就知道,因為以手為餐具所以印度人洗手勤快的程度可能還更勝於我們。

                            

*白色圓圓的飛碟就是米鬆糕idli
*Idli上面甜甜圈貌就是鹹鹹圈vada
*餐館小吃店很多類似米做的可麗餅-dosa-我們這個是家裡做的一種類似煎餅,口感比較像美式鬆餅,但是是鹹的,叫做appam
*通常這些主食都會搭配sambar醬;是比正餐咖哩(gravy)還要稀,帶點酸(可能是羅望子)的湯汁,各家各有壓箱配方。


【再次感受我的人氣魅力:仿佛是Kollywood明星來到街上的節奏】- 其實不分南北:穿上紗麗的我真的是人見人愛,也殺了不少婚攝的底片。除了連婦孺都想跟我合照,年輕男性的目光更是流連不止。原來自作多情擔心怕太美轉移大家的焦點還真不是不可能(不是我在豪洨,相信其他外國女性來到這個地方應該也能受到一樣的矚目禮)但是男性就彆扭多了。在我們受到的搭訕當中,Raj不諱言:小男孩可能是真的對大哥哥有興趣,但是青春期後的男生應該都是藉著他們要來跟我說話。他自己也很明白受到的注意是來自我 XD 在冗長的儀式親友拍攝過程中我們因為熱和無聊想出去透透氣順便吃點垃圾食物,馬上受到一群男性親友的矚目往我們這邊跟過來主動表示可以帶路。警覺性高也深諳男人本色的Raj在他帶我們快要出禮堂之際就覺得怪拐,因為明明是他跟他們走在前面帶路,這帶頭搭訕的卻頻頻回首張望。於是問他“現在是怎樣”,這男的說“你後面的女生長得像我們餐廳後面的一個女生” 這段不知所云的回答馬上讓他更戒備“所以咧” 於是這群人悻悻離去。一整天下來受到的搭訕跟注目之多讓我差點都忘記了自己(一度)在這塊市場有多麼受歡迎 - 畢竟上次在印度在我身旁都是俄羅斯正妹,有幫助我隱身的效果。

  

【味道的記憶】如果台灣是台灣玉蘭花,馬來西亞於我就是香蘭葉,茉莉花則是南印度行最美的味道點綴;在女人搖曳的髮辮上,在車裡,在寺廟中。這次南印婚禮終於讓我一嚐宿願- 戴著茉莉花!


我想如果我人生早點接觸到這種天主教教堂,我應該很快就會受到感召而入教了吧。裡面就是有種莊嚴平靜的氛圍讓人感到祥和。(個人對台灣比較普遍的新教倒是沒甚麼fu 


回水上船屋是此行最難忘的亮點 - 時間彷彿靜止一般, 難能可貴的僻靜時光.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南印初體驗 : 一樣米兩樣情


因為歷史與政治因素, Tamil Nadu獨樹一幟於印度各邦. 這次我們去了兩個邦, 就可以明顯感受差異 – Kerala邦Hindi通用的程度比Tamil Nadu高許多; 我們的好友兼領隊Raj在Kerala溝通順暢許多! 相較之下在Tamil Nadu根本像是台灣人去到韓國或日本一樣的感覺: 明明都是亞洲臉孔可是說的都聽不懂啊~ 我想北印來此的人特別有感吧. 吃的東西也是. 對台灣人來說可能都是咖哩, 但是在我們吃了將近兩個禮拜以後, 對比於上次我在旁遮普還有過去這些年來在台灣吃的印度餐廳, 覺得還是滿具在地特殊性; 不僅台灣沒有, 北印也不見得吃得到. 



南印度跟我們台灣一樣以米食為主, 不過米跟台灣人習慣的Q軟有點黏的蓬萊米大有不同, 比較多是細長而粒粒分明; 我想其實這種質地跟咖哩醬應該是天造地設: 如果是蓬萊米的口感, 泡在濃稠的咖哩醬一陣子, 整個糊糊的口感就很解吧. 而這相對乾爽鬆軟的米飯在醬汁裡或是以香料調味做成燉飯Briyani反而能帶出清爽俐落的感覺 :-P 除此之外在旅途中我們還是有吃到既非台日也非典型印泰口感的米飯! 又大又胖(請看比較圖!) 跟我過去吃過的米飯口感截然不同, 很是有趣. 不過以風味來說, 當地人還是比較偏好典型的細長米. 在我們吃到的一家餐廳, 煮飯還用一點鳳梨丁; 感覺米飯都變得鮮甜了! 除了午晚餐, 典型的南印早餐也多為用米或是米加工的食材做成 – 比如米鬆糕 idli, 米可麗餅 dosa, 米鬆餅 uttapam; 等等. 吃幾餐新鮮還不錯~ 如果能以餅或吐司交叉替換我會更開心 XD


相較於無米不飽的南印度人, 北方因為氣候更適種植小麥; 餅消耗的量自然比飯還多, 衍生出的各種變化我們這幾天也算是大飽口福, 讓我更加確定我的飲食傾向 XD 好像比較北方人呢. 特別是Parotha讓我想起台灣的蔥抓餅, 特有親切感. 

令人訝異的是, 上次在旁遮普對印式中國菜的不予置評在這次整個翻轉 – 在吃了旅伴點的Hakka fried rice以後 – 跟台灣習慣吃的炒飯其實沒有差很多! 除了印度人習慣附上的佐料組 (通常是醋/辣椒醬或是所謂的Schezwan sauce/番茄醬的組合)讓人覺得趣味之外, 鹹度與用料跟我們在台灣吃的真的沒有差很多~ 說實在, 還滿清爽的, 難怪Raj弟弟好幾餐都點所謂的中國菜. 這也是我此行最大的樂趣之一: 每到餐館就會研究餐廳的菜單, 看又出現了什麼中國菜; 挑戰自己從拼音推測出中文名. 還有找英文單字的錯字 XD 看來中國東南沿海的移民在世界各地的影響真的很深遠 – 以福建廣東為主的客家人在世界各地打拼, 經商, 然後有的落地生根 (推薦一部公視紀錄片 : 移動邊界200年;講的是中國到印度的移民生活及其後代) , 在各地的文化都注入了一點中華風情, 飲食則是生活各方面中最有感的. 就連Kerala知名城市Kochi (另名Cochin也跟中國有關! Co是小/Chin代表Chinese); 代表性地標中國漁網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南印初體驗 : 因為一場婚禮


TAMIL NADU - KERALA
0916-0917 Bodinayakunar : wedding function (2 days)
0918 Madurai : temple tour
0919-0920 Munnar : tea garden (ft. Chennai Express MV scene :P) - top station - boating 
0921 Thekkady : Periyar National Park - Mudra Cultural Centre
0922 (Thekkady -Trivandrum -) Kovallam : Kovallam beach
0923 Kovallam : Poovar Island - Trivandrum ( visitGayathri Subramanian Dancer ) 
0924 Kollam - Alleppey : House boat
0925 Allepey : Allepey beach & churches
0926 - 0927 Kochi : Chinese net - Ernakulam market

感謝Ramesh盛情相邀,讓我有機會一訪嚮往已久的印度古典文化溫床的南印度;也特別謝謝Raj的縝密安排,讓我可以安心跟團。其實自2011初訪印度以後從沒想過可以短期之內再來;而且還能參加這麼在地的活動;這可不是有錢跟團就辦得到的。
跟南印度的機緣可追溯到2012年一見鍾情的一首歌 - Idhazhim Oram - 來自Tamil電影, 也是當年風靡世界的名曲 (Why this kolaveri di) 的出處, 而後開始探索寶萊塢以外的世界; 也開始喜歡上Tamil實力派演員Dhanush - 憑良心說他不帥; 來到Tamil Nadu大街上跟他長的差不多的男人比比皆是. 但愛是盲目的; 吸引力是無法解釋的- 我就這麼栽進了南印相關的世界. 之後因緣際會參加了台北印度愛樂中心主辦的各種南印度相關的活動, 與南印古典文化有了接觸; 慢慢對南印與北印的差別有了觀察與些許心得, 從飲食, 語言, 音樂電影乃至於人. 印度這麼大, 每個邦都幾乎能夠自成一國. 就像電影Two States(雙城戀習曲) 呈現的, 因為語言文化差異而產生誤解與矛盾, 有很大的距離需要跨越; 平常若非有機會面對面相處, 這隔閡應該很難消磨的. 因此我覺得我們很幸運, 甚至是Raj與這次婚禮的新郎倌, 也是我們的朋友 – Ramesh – 的友誼, 如果不是在台灣一起念書, 應該很難跨過這~麼大一個次大陸與那麼多人成為好友吧. 這一切的際遇只能說, 感謝神奇的印度囉(Incredible India!) 

因為歷史與政治因素, Tamil Nadu獨樹一幟於印度各邦. 這次我們去了兩個邦, 就可以明顯感受差異 – Kerala邦Hindi通用的程度比Tamil Nadu高許多; 我們的好友兼領隊Raj在Kerala溝通順暢許多! 相較之下在Tamil Nadu根本像是台灣人去到韓國或日本一樣的感覺: 明明都是亞洲臉孔可是說的都聽不懂啊~ 我想北印來此的人特別有感吧.